2006年2月28日

二二八更進一步的討論
faith

最近關於二二八更精彩的討論請見:

茄苳樹窠

【轉載】一篇荒謬的文章(節錄)
faith

按:昨晚我寄出一封信件,內容轉載華神二二八新書中,我認為最為荒謬的文章部分內容,我進一步把最「精彩」的兩個部分貼出來。

請特別注意B段第3點。原來台灣人當奴才,「讓國民黨可以『平和』地延續政權」,是「外省人」應該感謝「本省人」之處。

---------------------------------------------------------------------------------------------

A. 本省人值得向外省人感恩之處

1. 帶來資源

對剛脫離日本殖民的台灣而言,中央政府撤退來台時,灌注了許多資源,除了武力裝備的增加,還帶來了滿箱滿箱的財富──金塊,對於台灣的發展上,是一項強力的幫助,有了資金的後盾,不管是進行產業、交通運輸或教育等等項目的發展上,都是大大的幫助。此外,還帶來故宮的文物,使得五千年中華文化、歷史的傳承得以在台灣生根。

2. 增進知識、提升教育

除了軍人與當時的南京中央政府官員以外,能夠逃離中國大陸的戰亂來台者,大部分在中國大陸都是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因此來到台灣的這些人,他們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而當時的本省人,因為殖民地居民只能學習日文、日語,對於一些中華文化與知識上的傳授,本省人是不被允許的。當時台灣的高等教育學校,也只有在台灣的日本子弟是被允許入學的,且能學習的科目甚為有限。而在光復之後,因為外省人的進駐,增加了許多知識教育的傳授者,也有人開始在台灣興辦學校,讓本省人有更多、更完整受教育的機會,為台灣帶來許多知識上及理念上的衝擊。

3. 恢復中華文化

在中國歷史上,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接觸曾經是很頻繁的,台灣文化其中也融合著些許的中華文化,文化對人而言可說是一種習慣,但是經由日本的殖民政府過後,本省人被迫接受日本文化的洗禮,年長者雖然外在表現要配合日本的殖民政策,但是舊有的思想仍在他們血液中,但對當時尚未傳承到台灣文化的小孩來說,因為生活中沒有機會接觸舊有文化的機會,如果殖民時間更長的話,台灣文化可能就此消失,光復後讓台灣文化得以存活下來,再經由外省人的進入,將中華文化的精華添入了台灣文化之中,舉例來說,包含四維八德等理念的儒家思想,地大物博的史地知識,以及五千多年各種不同風格文學作品等等,新生的台灣文化增添了新氣息,變得更精緻、更多樣化。

當然,在保存中華文化的帽子下,可能又過於壓抑本土文化的發展,這幾年特別重本土文化,鐘擺向兩邊擺動後,相信兩種文化會有更均衡的發展。

4. 已有雛型的的憲政體制

台灣經過日本的殖民過後,日本對台灣的一套治理政策,無論是經濟、教育或是管理體系的政策,都是以「殖民地」的面向來制訂,因此台灣在脫離日本殖民地的身分之後,整個政府政策還尚待修改,易造成失控狀態,由於撤退到台灣來的中央政府也已有其一套管理制度,在接管台灣之後,能很快建立起相當完整的政府體制,雖然不見得很理想。

5. 留學潮、國際關係

當時的台灣,社經地位較高者大多是從中國大陸來台的外省人,雖然到了台灣,但是共產黨是不是會對台灣發動戰爭,仍是他們心中放不下的一顆大石頭。在這樣動盪不安的環境下,他們選擇將成年子女送到國外去深造,掀起了一股留學潮,這群留學生有些學成返回台灣,在學術界持續發展,逐漸提升了台灣的教育素質,也為社會注入西方新思維。各類新知識、新作法的引進,大大的改善了台灣的生活環境,醫療水準、交通糸統。除了對台灣本地的影響,有些留學生滯留海外,透過這些留學生們在當地的貢獻與影響力,讓台灣與國際有了連結的管道,無論在物資經貿、文化與學術交流、外交軍事支援都有著直接、間接的影響。

B. 外省人值得向本省人感恩之處

1. 守住這塊土地而使中央政府能安身立命

如果沒有台灣這塊土地,中央政府在共產黨的攻擊之下,還能全身而退嗎?台灣可說是在中央政府抵擋不住共產黨之時,給予中央政府一個棲身之所,提供緩和戰亂的機會。台灣這塊土地,不是理所當然的就存在此處讓中央政府進駐,在中國歷史紀錄上,台灣陸續都有朝廷派官來整治、發展,不過由於台灣位於偏遠之處,因此在被中央政府照料上,總是有延誤或是被忽略。在中央政府到來之前,本省人過著被日本殖民的生活,沒有太多人權自由,受教育的權力也被剝奪,農民們遭到經濟上的大剝削,台灣高山的資源-檜木,也都在日治時期大量被運輸到日本去。

日本殖民者一律採取殘酷的手法鎮壓台灣居民的抗爭,不過台灣居民的抗爭也沒有因此而間斷過,國民軍撤退所佇立的這塊土地,可以說是由台灣人民們承受奴隸,和不斷的起義、抗爭而換取而來的。

2. 具有順從、忠厚的個性

本省人無論是在日本殖民或是國民政府統治之下,雖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但大部分的本省人還是默默的「逆來順受」。「要認命」似乎也是本省人另一項的美德。在這樣的思想教育之下,國民政府才能順利、平和地延續到其政權。

3. 融入日本文化的台灣文化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推行「皇民化運動」,雖然削減了台灣本地文化,但是卻引進了日本文化,現今的台灣文化中,也包含著許多精緻的日本文化,例如茶道、都市計畫等。中央政府帶來的中華文化,加上帶有日本色彩的台灣文化,使台灣島上的文化變得更多樣化,也更多姿多采了。

4. 勤奮、好學、拚經濟

日本殖民時代,本省人經歷了教育權利的剝奪,促使本省人更珍惜受教育的機會,相當積極學習、努力向上,對於當時急需復原的台灣而言,本省人的進取心對台灣大環境的改善功不可沒。另外本省人具有中國南方人勤奮的美德,當時中央政府所制訂的政策,如果沒有這些基層人員來貫徹,再好的政策也只是紙上談兵。

另外,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因族群之間猜忌,本省人開始害怕介入政治、在父執輩告誡下,臺灣人多半不參與政治,整個臺灣政治環境是外省人的天下,臺灣人因在政界沒發展,多轉往工商界發展,本省人打拚的個性,讓台灣的各方面成長突飛猛進,創造出經濟奇跡,躍進亞洲四小龍之一。

離譜的二二八新書發表會後續
faith

以下是我給一位敬重的神學教育前輩的信件,也是我當天參加心情寫照(節錄)。
-----------------------------------------------------------------------

敬愛的XX:

想跟您分享一下今天參加新書發表會的感想,就是「難過」。

我難過的是,作為研究學術、追求真理的地方,竟然對於歷史反省的能力如此薄弱,
整場發表會(扣除周聯華牧師、蘇南洲社長)的發言人,
我幾乎沒有聽到對於受害者的安慰,我也沒有聽到對於歷史錯誤的反省,
這些作者,是近乎對歷史的「無知」與「無情」。

這樣的批評可能言重了。

更令我忍無可忍的是,最後面,竟然是「有獎徵答」!

我要很誠實地說,在蔡老師主持「有獎徵答」的時候,我全程低著頭,
因為我覺得很丟臉,很羞恥。
我們怎麼可以用別人的歷史傷痛來「搶答」呢?
在座的每一個人,包括我在內,竟沒有人予以阻止。

銘偉敬上

2006年2月27日

參加一場離譜的新書發表會
faith

今天下午前往華神參加一場新書發表會。
這本書的書名是「二二八的省思」,由華神的老師們分別執筆,
我相當好奇國語教會的神學院竟然在二二八將近六十年之後,會著手探討二二八事件,
因此作者的想法、立場著實令人好奇。

我準時到了會場之後,卻發現現場的氣氛有點怪怪的,只見華神幾位主要負責人在台前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不一會,主持的吳獻章牧師上台報告說,因為今天預定發表的新書,其中有一篇附錄的文章,並未取得授權,
所以為尊重原出版者的權利,因此所有印刷完成的書,不再出售,因此今天的新書發表會,改成作者心路歷程的分享。


早先就認識的雅歌出版社蘇南洲社長坐在我不遠處,示意我坐到他旁邊去,我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原來,這本書的編輯把十六年前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受難者張七郎的媳婦)的一篇見證放在附錄,然後又加上一句「感謝雅歌出版社同意轉載」。

這下可惹惱了蘇南洲社長,他是今天下午一點半才被人告知這件事情,經過他強烈的抗議,
華神賴院長才被迫同意回收所有書籍(但將來這本書會重新印刷,把這篇文章抽掉)。
會後我詢問蘇南洲社長,才進一步明白他的想法,
原來張玉嬋女士十六年前的見證,由於二二八公義運動才剛剛開始,又加上郝柏村當行政院長,
因此她的見證有相當程度的保留,或者說些應付場面的話,例如她希望這種悲劇不再發生等等。

然而蘇社長說,經過十六年之後,張女士和許多的受難者家屬的心情一樣,
都有「翻轉」的經驗,蘇社長的意思是說,張女士今天對於二二八事件的回顧,
她的心情、想法都和十六年前完全不一樣,十六年前因為對於大環境的不信任以及莫名的恐懼,
導致她的公開受訪必須要極為保留,甚至以場面話來應付,
現在,張女士已經更願意、較無保留地訴說壓抑六十年的怨懟,

所以這本書的編輯者把受難者十六年前的紀錄,未經當事人同意重新發表,這基本上是一件不道德的作法。

這還算是整場新書發表會的插曲。

最令我瞠目結舌的是這本書的論點。

舉例來說,蔡麗貞的論文有一句話:「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台灣教會並未涉入,雖然有信徒受害,卻不是為信仰緣故受逼迫,所以教會不需捲入情緒反應或抗爭」
用白話意思就是「我家沒死人,所以二二八干我啥事」。

張宰金老師用教牧協談的角度談「赦免」。他的論點提到,受傷害者「當盡自己當盡的責任取消債務,不再記恨」。
顯然這位老師從來就不明白,也未曾關心過二二八事件的歷史以及受難者。張老師的論點如果應用在處理「夫妻失和」之類的事件還算可行。但是當國家體制暴力屠殺人民,難道不需要追究真相,不需要公義得到彰顯嗎?

最離譜的是一政大心理系教授的文章的其中一個論點:「本省人應該感謝外省人的地方」(較詳細的內容待會整理出來),
文章中談到本省人應該感謝外省人幾件事情,詳細的內容分成好幾點,只記得頭兩件事情:
1.外省人把大陸的黃金、還有故宮文物運到台灣來。
2.外省人具有較高的知識水準,所以外省人提高了本省人的知識水準。

我只能說這種論點不僅不是學術了,甚至已經違反「常識」了,
還是出自國立大學教授之手,除了「離譜」我已經想不出還有什麼形容詞。
(一位參加的朋友以「惡劣」來形容)

我很想問華神賴院長,既然這本書是以華神名義出版的,這種離譜的論點,華神要概括承受嗎?
怎麼主編者看到這種文章沒有什麼回應,還全文照登呢?

發表會的最後,蔡麗貞老師說有個「溫馨」的活動,結果她上來主持「有獎徵答」!答對者的獎品就送新書一本!
在這個嚴肅紀念歷史傷痛的時刻,竟然舉辦「有獎徵答」,用別人傷痛的歷史來「搶答」,
這種事情還發生在神學院的學術殿堂裡面,作為神學工作者的一員,我要說「真丟臉」。

幾位作者在做心得分享時,包括學歷史的蔡麗貞老師,都不約而同的說「我對二二八其實都不瞭解」,
我實在非常訝異,從1986年左右,社會上開始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以來,
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這些神學院的老師竟然還說「我對二二八其實都不瞭解」。
我覺得這就是最可悲之處,對歷史無知之人,還要求受害者「盡自己的責任赦免加害者」,這比在別人傷口上灑鹽還要殘忍。

今天回到家裡,心中真是氣憤不已,先記下一些心得。









2006年2月14日

情人節快樂
Ming-Wei、Esther

Dear 老婆:
今天晚上心血來潮,拍了一張自拍照(我發現近距離自拍,沒有雙下巴耶),用MMS傳給你,
搞了一個晚上都沒辦法成功。
有點氣餒。
剛剛問了客服才知道原來目前威寶的系統和遠傳還不能互通,
所以當然發不出去了。

沒事,只是要告訴妳,
雖然讀書很乏味,可是我也未忘記今天是情人節,
祝妳情人節快樂!

Love,

Ming-Wei

介紹CHAP計畫
Ming-Wei

許多次我在Blog上談到我的工作:CHAP,許多人對這四個英文字所代表的意義感到好奇。今天就用一點時間來介紹一下這個計畫。

CHAP,是Chinese Handbook Adopt Program的簡稱,這個計畫的中文名稱叫做:「聯合聖經公會《翻譯解經指南》中文翻譯改寫計畫」。

從1960年代開始,聯合聖經公會(UBS)開始進行一項大規模的 《翻譯員手冊》(Translator's Handbook)寫作計畫,主要由聯合聖經公會的翻譯顧問們分別執筆。整個計畫的第一本作品是「馬可福音」,約在1970年左右出版。

聯合聖經公會和世界上其他的聖經翻譯機構最大的不同,是聯合聖經公會基本上是非常注重聖經翻譯的學術水準。特別是當代最負盛名的翻譯理論大師Nida加入聖經公會,擔任翻譯總顧問之後,聯合聖經公會在世界各地的聖經翻譯計畫,便有了大幅度的轉變。其中在學術上最大的轉變就是將語言學的理論引進聖經翻譯計畫之中。

因此,聯合聖經公會的每個聖經翻譯顧問,不僅都是具有博士學位的聖經學者,在這些人正式受聘至UBS前,還必須接受一段時間的語言學訓練。

事實上,由於當代語言學的發展,已經促使聖經學者開始思考一件事:「到底兩個語言之間,存不存在對等的概念」。事實上,聖經翻譯不僅強調語言學的問題,也要重視文化差異的問題。特別是Nida博士提出「功能相符、意義相等」的創新聖經翻譯理論之後,UBS思考到必須編輯一套「翻譯員手冊」,以協助世界各地的母語翻譯員,有適當的工具書,幫助他們能夠在聖經釋義、語言表達上,能夠有更好的掌握。

每一本「翻譯員手冊」都有兩個作者,一位作者是聖經學者,另一位作者是語言學者。

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這套叢書已經成為聖經翻譯學界重要的參考資料。為了因應不同語言的需要,這套以英文寫作的叢書,已經有了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甚至有了印尼文的版本。例如在非洲,由於殖民歷史的影響,法文還是相當重要的官方語言。UBS的少數民族母語聖經翻譯,便是找一位受過中學以上訓練的母語翻譯員,然後應用翻譯版的「翻譯員手冊」進行初稿的翻譯。

然而,沒有「翻譯員」手冊協助的翻譯計畫,就更加困難了。例如我曾經觀摩過阿里山鄒族聖經的翻譯過程。先是一位母語翻譯員A譯成初稿,然後在審閱會議上,由另一位翻譯員B讀出來,再由另一位母語翻譯員就他所聽到的,用中文表達出來,然後由在場的UBS聖經翻譯顧問來進行指導。而翻譯員A所能憑藉的基本資料就只有現代中文譯本而已,然後參考其他不同版本的中文聖經如此而已。

如果將來英文的「翻譯員手冊」能夠翻譯成中文,那麼對這群原住民的聖經翻譯工作將有莫大幫助。

不過「翻譯員手冊」的中文翻譯改寫計畫,起初並不是因為台灣原住民聖經翻譯的需求而開始。提出這項翻譯計畫構想的,其實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的東亞部同工。因為威克理夫翻譯會在中國大陸有很多少數民族聖經翻譯計畫在進行,因此他們需要中文版的翻譯員手冊來協助各個翻譯計畫。因此由威克理夫翻譯會的學術部門「世界少數民族語言研究院」(SIL)出面與UBS訂定翻譯合作計畫。

前面說過,聖經翻譯絕不是「直譯」,還必須考量語言、文化甚至宗教、政治的問題。因此這套叢書的中文翻譯計畫,事實上應該稱呼為「中文改寫」計畫更為恰當。因為我們實際的工作中,翻譯的部分頂多佔了三成的比例,有七成的篇幅是大幅改寫的結果。以便最後呈現的成果是具備通順、自然的現代中文,特別是要避免許多外國翻譯作品「讀不懂」的問題。

這套叢書的翻譯過程,是比照一般聖經翻譯的標準程序來進行。首先,翻譯員先把英文版的內容初步翻譯成中文,然後再按照聖經原文(新約就是希臘文)的文法結構做合乎中文表達的改寫。此時所完成的稿子會賦予D的代號。

D完成後,翻譯員要跟翻譯顧問進行審閱,通常審閱的速度比初稿的寫作速度要慢很多,很多時候一句希臘文,逐字推敲、修正,幾乎要耗掉一整個工作天。翻譯顧問審閱後的稿子賦予DR的代號。

DR的稿子要送到中國大陸進行試讀,每一份稿子,要由兩位不同的試讀員讀過。試讀員就是原本在進行少數民族聖經翻譯的工作者,他們基本上要具備中學的教育程度。試讀員試讀過後的稿子賦予DRT的代號。翻譯員收到DRT之後必須根據試讀員的意見,進行修正。修正後的稿子,要再送翻譯顧問審閱,確認試讀員的理解沒有問題,以及翻譯員的修正是正確的,到此階段稿子的代號變成DRTR。DRTR要再送試讀員試讀,送回來稿子代號是DRTRT。翻譯員就DRTRT再做最後的修正,然後送翻譯顧問最後審閱,此時整個翻譯程序才算大功告成,完稿的代號是DRTRTF。

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份翻譯稿從D到DRTRTF要經過多少次改寫、審閱、試讀、修正的程序。整個過程是非常繁瑣的。

我個人是負責新約腓立比書以及雅各書的翻譯。雖然這個翻譯計畫因為財務困難的因素,必須暫停,但是我仍然會依照原先計畫,繼續把雅各書翻譯、改寫完成。

雖然我不是直接牧會的牧師,但是我知道我的努力成果,將會影響數千、數萬未曾謀面的弟兄姊妹對聖經的認識與學習,我就不得不更加謹慎與努力。

雖然學業繁重,還要照顧小孩,我還是會繼續完成的。

2006年2月13日

你的公司有這麼好的福利嗎?
fun


不知道你工作的地方「茶水間」長的什麼樣子?

看看google的「茶水間」吧!

你所看到的一切免費!(事實上,是三餐都免費,連加班的人也可以在公司洗澡!)

我想得得的正港叔叔最需要這種員工福利吧!

2006年2月12日

新的手機試拍
Ming-Wei、Andrew

過年前換了一支3G手機,Sony Ericsson Z800i

這隻手機附有一百萬畫素的鏡頭,

為了測試這隻手機的鏡頭效果如何,趁著太陽高照的時候,

對著恩得拍了幾張照片,恩得也很配合的對鏡頭微笑。

對了,恩得剪頭髮了,新的髮型讓他看起來成熟多了,

今天主日學的一個家長還以為他已經三歲了。

拍完照之後,還用其中一張照片製作了第一封多媒體簡訊,

有照片、有文字、還有恩得的聲音,發給昨天訂婚的二姊祝她「幸福喔」。

今日雜記
Ming-Wei

今天下午我媽、佳韻還有恩得要去花蓮度個小假,
所以從今天下午開始,我又要過單身的生活。

下午回到台神宿舍之後,開始動手整理家裡、洗衣服,
小睡個二十分鐘之後,就開車下山加油、以及吃晚餐。

在濱江街我找到一家現金回饋的加油站,
每個禮拜天每公升折價1.5元,
這樣的價格實在不無小補,所以最近幾個禮拜天幾乎都把油箱加滿,
特別是聽說過幾天汽油又要漲價了,
先加滿再說。

晚餐時間忽然很想吃麵,所以從濱江街回到大直時,
看到一家川味牛肉麵館,便停車進去嘗試一下。
坦白說味道真的不錯,我唯一不習慣的是有點辣,
還有這裡的麵份量超多的,
真的是「撐著」肚子出來的。

回來之後,到Jonathan家把改好的作業給他,
並且再拿另外一部份的作業回家改。

恕我直言,二十幾份期末報告,絕大多數我並不滿意,
許多人連最基本報告該有的格式、註腳、參考書目都沒有,
內容論述不是不好,但是沒有組織能力,
批改完之後心裡很難過,很擔心這些人的神學教育牧者養成過程是不是有什麼地方還要加強的?

不知道恩得今天在火車上有沒有很乖?

近來恩得像是個脫韁野馬,脾氣拗的很,
像今天早上在兒童主日學幼幼班,
一開始還是他吵著要去,
結果等老師開始上課後,他又吵著要出來,
當著大家的面前又哭又鬧,非得要我把他帶出去不可。

恩得應該需要提早經歷團體生活,學習尊重別人,
可是又擔心他到了托兒所一定又哭又鬧的,
唉,想到就覺得頭痛。

朋友告訴我,你不把孩子的意志給壓下去,那你就等著被孩子壓。
坦白講,從某個角度來說恩得已經吃定我們了,
他總是認為只要他哭鬧,大人一定會屈服,
像昨天我開車載他回新莊,一路上哭鬧著不願意坐安全座椅,
後來我只得把車子停在路邊,抱著他等到他,
一會後,以為他情緒已經平息,才把他放回車子裡,又是一陣大哭,
一開始我狠下心來再把他綁回安全座椅,
可是一路上不僅大哭鬧,還用力要掙脫安全座椅的安全帶,
好像要把自己給弄受傷一樣,
我又是迫不得已再一次演出特技--左手抱著恩得,用右手開車。
一抱到恩得他馬上睡著了,原來他想睡覺了才會大鬧。

這些狀況好像也是屢試不爽,
也許真該檢討的,是我們大人的管教態度。







2006年2月10日

部落格轉換以來
Ming-Wei

算一算部落格從typepad公司的硬碟空間轉換到blogger以來,已經有三個禮拜的時間了。基本上,一切運作都算正常,特別是有好幾位網路上素未謀面的朋友熱心幫忙修改版型,添加功能,讓這個部落格功能愈來愈完善。

不過我也清楚,一個部落格真正的核心還是在於文字,所以作為版主的我,就必須更努力筆耕,而不是只記些流水帳讓訪客匆匆而來,又匆匆離去。

分享幾個近來經營部落格的心得:

首先,是訪客數字的問題。不可否認,從typepad轉過來,覺得最可惜的就是訪客數一切歸零計算。雖然typepad那邊的部落格還未正式關站,但是絕大多數的朋友已經幾乎不會到那邊去了,所以後台的數字控制器一直停留在一萬三千多人這個數字。「13000」,坦白說是個迷人的數字,這意味著一年半來,每一天至少要有四十人到五十人來閱讀瀏覽才能夠累積出這個數字(佳韻在台北做月子期間曾經停了兩個月)。印象中單日瀏覽人數最高曾經超過80人。雖然單日平均瀏覽人數30人,比起網路上許多熱門的部落格來說,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是我很珍惜這個經營的成果。因為我一直未刻意的向外宣傳,或者跟別人交換連結,所以我知道絕大多數來瀏覽訪客都是親近的朋友、家人。也藉著這個部落格聯繫了彼此的關係,總是在特別的時候,許久不見的人就會「浮」出水面,給我一個意外的驚喜,然後告訴我,其實我看你的部落格已經很久了...

如今,一切都要從0開始。這種改變的心情,有點像商家搬家的後遺症,老是害怕顧客找不到路,從此就失去了老顧客。自從把計數器裝上去之後,倒是開始有患得患失的表現,無聊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去看看累積數字是多少。農曆新年那幾天瀏覽人數down到只剩下5個人(其中我自己貢獻了3次),讓我好生失望。這幾天瀏覽人數漸漸達到十來個人,才又稍稍恢復了信心。

其次,瀏覽過許多不同類型的部落格之後,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我這個部落格應該具備什麼樣的風格或特色。例如阿仁的部落格就非常具有個人特色,再加上記者背景的經驗累積,文筆自然流暢,更重要的是「至情至性、真情流露」,即使是自娛戲謔之作,都令讀者莞爾,好像每個讀者和阿仁都是至交好友一般熟稔,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但是我的部落格似乎總以家庭、日常生活瑣事為大宗,大概只比流水帳好些。前些時候一連寫了好幾篇信仰反省、社會議題的文章,結果不同類型的文章彼此交雜在一個空間裡,讓讀者更難親近。後來決定再分出一個新的部落格,將信仰、社會、政治議題反省的文章全集中到閱讀、思想、寫作 這個新開的部落格中。如此一來,讓這個部落格還是保持家庭生活記錄、分享的風格。希望這樣的改變可以逐漸建立瀏覽者的閱讀習慣。

最後,是對自己的反省。

「文筆退步了」,這是經營部落格一年多來最大的挫折。其實在部落格的控制頁中,還保留著許多未完成的「草稿」。「情溢乎辭」是最大的困難,所以往往文思湧至,卻又更常筆枯停滯,斷簡殘篇散於草稿之中。也許有人會很驚訝,你已經幾乎天天都在寫文章了,怎麼還寫不出來。我要坦白:這些日子以來(特別是這半年),我的閱讀方向與數量急速減少。也許是課業壓力之故,再加上照顧恩得也要耗掉不少時間,所以連書店都很少去逛。以前號稱「狂時雜書」,特別是當立法院助理的時候,隨便一兩萬字的質詢稿都可以在一兩天之內完成,而如今落得一字一詞都不可得之落魄光景,真是令人惋惜!

所以把握零碎時間把書架上的「雜書」給啃完,已成為不可迴避之任務。期盼在閱讀量、廣度均增加之後,能讓自己的表達更加有深度、活潑,更重要的是訓練出更具思考性、批判性的頭腦。

最後謝謝許多認識以及不認識的朋友、家人,在這個部落格生存期間給予的鼓勵與回應。







2006年2月9日

再接再厲考托福
Ming-Wei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新聞,
對我來說真是大好消息!

因為美國ETS的作業準備不及,
台灣區托福的電腦考試(CBT)決定再延長兩個月,
看到這個消息,我趕緊上網再報一次四月份的托福考試,
希望把握多一次的機會,考得更高的分數。

一般而言,申請外國博士班最少也要舊制的580分以上,
換算成CBT至少也要有237分,我以240分(相當舊制的587分)作為目標,
前一次考試成績是213分,所以我還有27分的差距,
就考試的三大部分來說,
上一次在閱讀測驗部分成績最好,
原本有把握的結構測驗部分反而不符預期目標,
我希望這次考試至少結構測驗能恢復應有水準,
再來要特別加強聽力。

向240邁進!
(坦白說,我真希望能夠上250分耶)

你發什麼神經呀!
family

這個禮拜我一個人待在山上宿舍寫期末報告,

雖然自認很努力,可是進度卻很緩慢,
整篇報告到目前為止才把第二大段完成,
這幾天山上很冷,

心情很鬱悶,所以,發神經啦!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別人的結婚照,
所以忽然想起結婚相本不知發霉了沒有,
所以翻箱倒櫃一番,終於給我在衣櫃的最角落找到了,
嗯,保存狀況尚可,
因為結婚四年多來只打開過一次給左營的青年看過,
然後就永不見天日了。
特精選五張結婚照以饗讀者,感謝眾家親朋好友長年支持愛護鼓勵。
















































































本文標題是設想佳韻回到家後,打開電腦看到照片之後,從新莊打電話給我的第一句話。
是不是如此,一會之後見分曉!(佳韻現在在全聯社買東西,正在回家的路上)

2006年2月7日

健康的教會一定成長,成長的教會一定健康嗎?
church

最近有許多牧師開始流行建造「健康、成長」的教會。

『教會要「健康」且「成長」』這是多麼令人動容的口號!

從一個方面來說,教會追求「健康」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特別在長老教會中,最近這幾年來,從總會到中會到地方教會甚至是會友,不知有多少醜聞發生,有涉及金錢的,有涉及權力的。這些醜聞真是讓人痛心。然而有些問題不一定涉及金錢或權力分配,可能與個人對信仰的認知、體會不同而發生的糾紛,例如有許多教會為了要不要在禮拜中打爵士鼓爭論不休,為了要不要引進敬拜讚美而彼此怒目相視。所以一間「健康」的教會不僅是必要的,在現實中,也是令人迫切期待的。

而「成長」就更不用說了。「教會增長」是近二十年來的顯學,許多人把「宣教學」直接與「教會增長」劃上等號。甚至不少神學院已經沒有「宣教學」的課程,卻改成「教會增長學」以及「佈道學」這種實用性的課程。

教會增長的理論在台灣的地方教會中,已經形成一股「狂潮」,我粗略的算過,近十年來,平均每一年會有一種教會增長理論被引進台灣,然後經過媒體的包裝、基督教報刊雜誌的強力宣傳之下,總是吸引許許多多的傳道人、會友前去參加。雖然每一場特會常常吸引爆滿的人潮,然而,這十年來真正經由複製這些增長方法而增長的教會,到底有幾間?我想是非常非常稀少的。因為如果這些增長方法真的如當事人講的那麼神奇,這二十年來台灣教會的光景絕對不是只有現在這個樣子,基督徒的數量應該要翻了好幾翻。

我並不是要在此批判教會增長學派的神學立場,而是要來反省「健康的教會一定增長」這個命題的錯謬。

在新約中,保羅首次把教會以身體的意象來做說明。保羅關於教會論的觀點散見於他的書信中。不過,我們必須認知到一個前提,就是保羅神學的建構有其時間的因素,換句話說,早期的保羅書信和最晚期的保羅書信,其所關切的核心可能是不同的。

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哥林多前書中,保羅處理了相當多的基督徒倫理問題,但是我們要先理解到,哥林多前書的論點很明顯地是針對「哥林多」教會的處境而發的,相反的,以弗所書中所呈現的教會論是一種「普世教會論」,是針對全世界的教會而發的。

所以在處理類似問題時,應注意這個解經上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要如何定義教會的「健康」程度呢?其實保羅並沒有十分明確的定義。但是保羅常從教會「功能」的角度來論述,其中,保羅總是以「恩賜」來論述教會。

許多人常常引用保羅在羅馬書、哥林多前書等經節中,關於恩賜的論述,來推論說教會應當具備所有保羅提到的恩賜,才能夠稱的上是「健康的」教會。

然而保羅真的那麼強調「恩賜」在教會中的角色嗎?其實我們從羅馬書12章來看,保羅當中提到了許多不同的恩賜型態。然而我們要注意,這些不同的恩賜型態,保羅先是放在「肢體」與「身體」的架構下來談的。

「許多不同的肢體構成了身體」。

對保羅來說,一個健康的身體,不見得是具備了全部的肢體,保羅關心的是「我們要按照上帝給我們的恩惠,好好地運用不同的恩賜,做應該做的事。」(12:6)接下來在希臘文中,保羅的句子中用了許多分詞形式的動詞來論述各種不同的恩賜。保羅從12:6--8的論述中,主要是要強調一件事情:「按照該有的等次發揮恩賜」。換句話說,保羅一點也不在意教會是否具備一切的恩賜,教會的人數是不是有增加,保羅在意的是,不同的恩賜是不是能夠「按照他應有的等次發揮應有的功能」。

因此有做腳的恩賜的人,不要老是想要做眼睛做的工作,做手這個肢體的人,不要一天到晚對著眼睛下命令。各個肢體之間彼此尊重、相互合作才是保羅在此真正關心的。

反過來說,保羅在擔心一件事情:當教會內的恩賜等次混亂,那麼教會就陷入了紛爭;如果教會的恩賜不能按照應有的程度發揮應有的功能,教會就要癱瘓。

從現實的層面來說,一個教會沒有紛爭、沒有癱瘓、一片和氣是不是就能反證這是一間「健康」的教會?當然不是,因為如果所有的弟兄姊妹都只是這間教會的過客,都只是來「坐」禮拜,這種教會當然是一片和諧、毫無紛爭。或者牧者慣用威權式的治理方式,讓弟兄姊妹不會也不敢對牧者提出挑戰,凡事「順服」,這種教會從表面看也是一片和諧,「平安!平安!」的祝福聲不斷。

我們再把前述的命題反過來問說:「增長的教會一定健康嗎」?of course not!
很多不同的方法、技巧甚至是走偏門都可以促進教會增長。教會可以辦摸彩,教會可以贈送大樂透彩券、牧師講道順便出明牌,這些都可以刺激教會增長。

當然,這些例子都是極端的例子,在現實中不容易發生。那有沒有容易發生的狀況,有,就是「偷羊」。關於偷羊,校園出版社同名的翻譯作品十分精彩,大家可以以自己去讀。不過在台灣教會另外一個常發生的例子,就是A教會的增長是來自B教會的衰敗。換句話說,在同一個地區內,基督徒人口的總數不增加,然而卻是「平行移動」。

所以講來講去,不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都得不到「健康的教會一定成長」的論證。

我倒是欣賞在上「教會論」時,林鴻信老師所提倡的:「先讓教會成為教會」!這應該才是台灣教會真正迫切需要的使命。

2006年2月6日

男人可用來維持女人愛槽滿注的方法
family

親愛的二姊、阿誠:
很想找時間與你們多聊聊預備婚姻的心情,
其實兩性的互動是奇妙的旅程,
我和佳韻姊也是走過許多挫折與衝突,
到今天才稍稍才抓到一點兩性互動、溝通的「棉角」。
許久以前看了美國兩性專家約翰葛瑞博士的書,
提到101條「男人可用來維持女人愛槽滿注的方法」,
雖然這101條是對男人說的,
可是妳是否能夠動動腦筋,
把這101條方法,改成是對女生說的呢?

1.回到家,先別做其他的事,先找她,擁抱她。
2.
問她這天過得如何,包括她計劃做的事。如:妳去看醫生有什麼結 果?
3.
練習聽問題,問問題
4.
同情她的問題,別試圖解決她的問題。
5.
給她二十分鐘非請求,專注的注意(這時不要讀報或分心)
6.
猶如在特殊場合一樣,給她一束花,讓她驚喜。
7.
提前計劃約會,不要等到周末,才問她想做什麼。
8.
如果平時總是她做晚餐,或她太累太忙,請主動做晚餐。
9.
讚美她的外貌。
10.
她難過時,認同她的感覺。
11.
她累時,幫助她。
12.
旅行時,行程排鬆一點,讓她不必太趕。
13.
如果你會遲到,打電話讓她知道。
14.
當她請求支持時,你說好或不好時,別讓她覺得她的請求是錯的
15.
不管何時她的感覺受了傷害,給她同情,並告訴她:「很對不起,讓妳覺得受傷害了」然後沈默,讓她感受你了解她的傷害,不要提供解答或解釋,她的傷害不是你的錯。
16.
不管何時,你需要離開時,讓她知道你會回來,或告訴她你需要時間想一些事情。
17.
當你冷靜下來回來後,用尊重的態度談你困擾的事,她才不會把事情想得很糟。
18.
在冬天點燃火花。
19.
當她跟你講話時,放下報紙或關掉電視,全神貫注聽她說。
20.
如果平日是她洗碗,你偶爾也洗一下,尤其在她很疲倦時。
21.
她難過或疲倦時要注意她,問她要做什麼事,然後幫她做點[這些
]
22.
出門時,問她需不需要你順便買些東西回來,若需要,別忘了去
23.
讓她知道打算小睡一下或想要出門。
24.
每天擁抱她五次。
25.
上班時,打電話問她好不好,分享一些興奮的事,,或告訴她[
愛妳]
26.
每天至少告訴她幾次[我愛妳]
27.
舖床,清理臥室
28.
如果是她洗襪子,請把襪子翻正面,好讓她省去這道手續
29.
注意垃圾箱是否滿了,把垃圾倒乾淨
30.
如果你離城,打電話報平安,並留下可連絡到你的電話號碼
31.
洗她的車
32.
和她約會前,先洗你的車,並清理車內
33.
做愛之前先洗澡,如果她喜歡,再灑上些古龍水
34.
當她對某些人生氣時,把她帶走
35.
按摩她的背,頸子或腳
36.
有時候,就算沒有性愛,也要製造點擁抱或柔情的氣氛
37.
她在分享感覺時,你要有耐心,不要看錶
38.
她和你看電視時,不要拿著遙控器轉台
39.
在眾人場合表現你對她的感情
40.
牽手時,不要讓你的手軟弱無力
41.
了解她最喜歡的飲料,所以必要時,可把她喜歡的拿出來給她選
42.
出去吃飯時,建議去不同的餐廳,不要讓她有尋找餐廳的負擔
43.
為她買戲劇,音樂會,歌劇,舞蹈,或她喜歡的表演的入場券
44.
製造你們倆人可以漂亮打扮的機會
45.
體諒她的遲到或臨時決定改變衣著
46.
在公眾面前,對她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注意力
47.
把她看得比孩子還重要,讓孩子看見是她最先引起你的注意和重
48.
買小禮物給她~如一盒巧克力糖或香水
49.
買裝飾品給她(拿一張她的獨照給店員幫忙選適合她的飾品)
50.
在特殊的場合替她拍照
51.
出去度個浪漫的短假
52.
讓她看見你把她的照片放在你的皮夾裡,並不斷更換新照片
53.
住飯店時,請飯店準備特別的東西,如一瓶香檳,蘋果汁,或一束燦爛的花
54.
給特殊節日寫張短箋或做個標誌,如結婚紀念日和生日
55.
長途旅行時,由你開車
56.
慢慢開車,保持安全,尊重她的選擇,畢竟,她坐在危險的前座
57.
注意她的感受,並說[妳今天看起來很高興][妳看起來很累]後問這樣的問題[妳今天過得好不好?]
58.
帶她出門時,學習辨認方向,這樣她就不會覺得該對方向負責
59.
帶她去跳舞或一起上舞蹈課
60.
寫給她一張愛的短箋或詩,讓她驚喜
61.
用剛建立關係時的態度對待她
62.
修理房子破損的東西,問[房子裡有沒有什麼需要修理?我還有時],不要做超出能力所能負擔的
63.
幫她磨菜刀
64.
買一些好的超級強力膠,修補壞掉的東西
65.
燈泡壞了,盡可能馬上更換
66.
幫助處理收拾垃圾
67.
看到報上她有興趣的部分,大聲讀出來或剪下來
68.
整齊寫下你接到她的留給的電話留言
69.
保持浴室地板乾淨,淋浴後,將地板擦乾
70.
為她開門
71.
購物後,幫她提東西
72.
為她提重的袋子
73.
旅行時,負責提行李,負責將行李放進車中
74.
她洗碗時,幫她刷鍋子或做其他困難的事
75.
製作一張[修理]表,放在廚房,一有多餘的時間就為她做一些表上的事項,不要拖太久
76.
她準備晚餐時,稱讚她做的菜
77.
聽她談話時,看著她的眼睛
78.
和她講話時,偶爾用手碰她
79.
對她當天做的事,和她讀的書,她接的電話表示興趣
80.
聽她講話時,適度地發嗯,哼,啊,哦之聲。讓她知道你對她所談的有興趣
81.
問她現在的感覺
82.
如果她生病了,隨時問最新病情
83.
她累時,替她泡杯茶
84.
和她同時上床睡覺
85.
出門前跟她吻別說再見
86.
對她講的笑話或幽默發笑
87.
她為你做事時,你要說謝謝
88.
她做了頭髮後,要稱讚她的新髮型
89.
增加兩人獨處的時間
90.
親密時刻或她分享脆弱感覺時,不要接電話
91.
就算路程很短,也一起走
92.
安排野餐
93.
她操作洗衣機時,你把髒衣服收集到洗衣機旁
94.
帶她去散步
95.
以商量的態度告訴她你要她得到她所要的,也要得到你所要的,但要小心謹慎,不要成為殉道者
96.
當你離家時,讓她知道你想她
97.
帶她最喜歡的派或甜點回家給她
98.
如果平時是她買菜,有空時,陪她一起去買菜
99.
在浪漫的場合吃少一點,才不會太飽和太累
100.
要求她把她的想法列到這張表上
101.
保持馬桶的座位向下

2006年2月3日

有趣的門牌
fun


在中文裡「金光」還算是個不錯的名詞,例如形容朝陽是如「金光照耀」,形容金碧輝煌的樣子,可以說「金光閃閃」。在布袋戲裡,主角發功的時候,也會「金光閃閃,瑞器千條」。
不過,在台灣,罵人「金光黨」,是很難聽的。因為「金光黨」常常騙取無辜人的大筆錢財。所以沒有人願意跟「金光黨」扯上關係。
但是住在「金光路」,你會聯想到屋主是「金光閃閃」,還是「金光黨」?
(這是金瓜石日本太子賓館的門牌)

做對的事情
faith、Andrew


得得認真禱告的樣子
Originally uploaded by Three The One.
得得這個月就要滿一歲八個月了,這個年紀正好是似懂非懂的時期。但是很多事情我們讓得得養成習慣之後,他也可以做得非常好。

特別是我們要求他吃飯以前一定要禱告,現在到了要吃飯的時候,我們提醒他,他就會乖乖的禱告。

得得可以運用的詞彙還不多,但是禱告結束時,他卻可以清楚地說:「們」,代表禱告結束了!

得得之前還沒辦法闔眼禱告(不過聖經也沒要求我們一定要閉眼睛,不是嗎?),可是最近他已經可以把眼睛閉閉囉。

這張照片是在金瓜石吃「芋圓+豆花」時,拍下來的,很可愛喔。

2006年2月2日

黃金博物館之旅(一)
travel

禮拜二晚上,玟佳、聖佳、惠雅三位阿姨從高雄到台北來與我們小聚一番,因為玟佳、聖佳禮拜四過中午就必須回高雄了,所以我們決定把握禮拜三的時間到戶外走走。我想淡水一帶交通方便,外地遊客比較容易有機會遊玩,既然他們難得到台北來,更應該找個值得一遊,卻又較少機會旅遊的地方。因此我建議我們到金瓜石的黃金博物館一遊。

禮拜三一大早,我們從中和佳韻父母家開車走北二高轉進中山高,然後從八堵下交流道,從瑞濱海邊右轉濱海公路,從水濂洞再轉上金瓜石。

根據網頁旅遊資料顯示,金瓜石每逢假日會實施交通管制,外地遊客必須把車停在水濂洞停車場搭乘接駁公車上山,而當地的旅遊規劃也十分方便,因為在水濂洞停車場便可以購買黃金博物館的門票,而這張門票包含了九份、金瓜石地區接駁公車的四趟車資。

也許是我們比較早到水濂洞,交通管制尚未開始,所以我們就很幸運的可以直接開車上山。金瓜石真的是一個值得作深度旅遊的地方,先放些照片給大家看看,晚一點在寫些詳細的內容。







2006年2月1日

新除濕機
family

台神是出了名的潮濕,
記得以前在M.Div.的時候,
只要天氣變化,學生宿舍地板就會常常出現反潮現象,
好像有人用濕漉漉的拖把,將整片磨石子地板沾上一層水。

記得去年八月底搬回台神以前,
為了處理宿舍的「壁癌」還花了不少金錢與時間。

只是防水塗料還是敵不過潮濕的天氣,
才四個多月,房間所有的牆壁油漆都已經開始突起或剝落了。

為了對抗潮濕,我在研二的時候在家樂福買了一台東元除濕機,
這台除濕機跟著我到了高雄,又回到台北。
基本上,高雄的天氣,不太需要除濕機,
因為即便偶有濕氣,也很快被炎熱的氣溫給驅散。

但是這台除濕機回到台北後似乎不太靈光,
有時候運轉一整天,水箱一滴水也沒有,
倒是冷卻管結冰整個被凍起來了,
然而在等冰塊融化的時候,水又到處氾濫,地板到處都濕答答的。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除濕機又分為A、B兩型,
A型除濕機的運轉溫度最低只能到15度,
怪不得在寒流來襲的天氣裡,除濕機會整個結冰。
而B型除濕機運轉溫度最低可以到5度,
這樣一來,至少能確保在冬天寒流來襲的大部分時間中都能運轉。

所以趁著過年在好市多買了一台新的B型除濕機,
今天拿回台神宿舍第一次運轉,
才不過半個多小時的功夫,
就聽到水箱的水滴滴答答滴個不停。

顯然新的除濕機運轉能力相當強,
希望這台新的除濕機能夠幫忙改善我們家壁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