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8日

「媚俗」--教會發展的大敵

faith、church
發軔於美國Fuller神學院的「教會增長學派」,傳入台灣之後,卻讓台灣教會陷入「媚俗」的狂潮中。

就動詞「媚」的意涵來說,它可以是很正面的,例如「渴慕」。但問題是,基督徒在這個世界上該「渴慕」什麼呢?那一群基督徒所組成的「教會」又該渴慕什麼呢?很明顯地,「新的生命」、「上帝的國度」不全然是當今台灣基督徒或教會所在意的。我看「信仰有沒有滿足我的需求」才是基督徒真正在意的。所以對牧師來講,「成功的」牧會就是想盡辦法滿足會友的需求。

有資深的牧師親口跟我分享他的牧會理念:「對會友,能捧的就給他捧,不能捧的,就扳給他倒(台語)」。講白了,「讓信徒爽」,就是牧師牧會成功的第一步。

「讓信徒爽」?如果你覺得這樣的講法太粗俗,那比較文雅的說法就是牧師對信徒「投其所好」。

教會有長老喜歡管東管西,那牧師就想辦法給他做「中委」,「中委」任期滿了,該卸任了,就去運作讓他當「總委」吧!「總委」當完了,可以幹什麼呢?當然是馬偕醫院董事啊!長老教會沒有這位長老怎麼可以呢?聰明的牧師這時候還不可以忘記一件事情,三不五時要在教會週報刊登代禱消息,要會友為這名位高權重的長老禱告,免得長老在外奔波,會友把他忘記了,下次沒選上長老,那「代誌大條了」。

「把講台變舞台」、「講台綜藝化」則是不分老少、一網打盡地討好會友的好方法。

「敬拜讚美的禮拜比較容易感動人」、「敬拜讚美的禮拜比較吸引人」--為了這種似是而非、沒有大腦的論述,長老教會不知道花了多少金錢,只是為了「禮拜得比較爽」。

北部一間頗有歷史的教會,為了敬拜讚美,花了五百萬元,就只為了裝修「舞台」:買了最高級的燈光、音響,還有高級的隔音工程。

另有一間公寓型的教會,不顧空間的限制,二十多年前改建的時候,應是「塞」了一台中型的管風琴在禮拜堂。管風琴落成後長執喜孜孜說:「我們比馬偕對面那一間還早裝管風琴耶」。而馬偕對面那一間呢?一間百人的小教會都裝了管風琴,他們怎可落人後呢?一年後,一台「菜櫥啊」式(一位賣管風琴的商人如此評論)的管風琴也塞在台北半空中的一角。

「裝管風琴是為了榮耀上帝」是前面說到的那一間教會在獻堂禮拜的時候,主禮人反覆的一句台詞......

六年前,我在P教會實習的時候,牧師主禮聖餐的打扮,讓我眼睛幾乎脫窗:這位牧師穿著「博士」服、帶博士方帽主禮聖餐!更讓人噴鼻血的是,這位「博士牧師」如果是拙於講道就算了,他的「道」根本是「亂講」!(這位牧師兩個月之後就宣稱異象在美國,去美國西岸牧會了)

這些教會亂象,「媚俗」是唯一的註腳。「媚俗」從何而來?「媚俗」就是成功神學在當今台灣教會的分身啊!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一直覺得,長老會的生態比起國民黨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可怕的是,教會內幹壞事的時候,還會打著「上帝的旨意」來戲弄上帝的神聖性,這種教會怎能說服人民來跟隨呢?難怪今天的長老會無法感動人心,無法感動人心又羨慕那些吃速食的國語教會用些「花招撇步」想一挽頹勢,這又有點像現在的民進黨,殊不知,無法感動人民的基本原因在於內部的腐朽,忘記了起初的使命。唯有能夠時時自我反省的人心,才有遇見上帝的能力。對了,永安要轉載你的文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