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famil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famil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30日

從「父後七日」到「為父七年」


昨天在家裡趁著午餐時間在MOD上看了父後七日。比起盧俊義牧師給予該片的負面的評語,我倒是蠻喜歡這部片的。很難想像,原來一篇四千字的短篇小說,可以改編成九十分鐘的電影。

其實,當影片開始播放,我就後悔了,因為眼睛一邊看著喪事進行,口裡一邊吃著麻辣鍋中的鴨血,其實是令人噁心的經驗。不過心裡想,既然錢都付了,不看也不行,就勉為其難地繼續吧。如同中國時報影評講的:

「《父後七日》從原著到電影,以一種知識分子隨時冷靜觀察又自我省視的態度,來面對失去至親時驚慌失措又故作壓抑的情感衝突,以及看似莫名其妙的民俗禮儀對於家屬奇妙的療癒作用。」
隨著情節的鋪陳,浮現在我腦海中的,並不是父親和我的關係,反而是我和兒子的關係。

點影裡其中一幕是父親騎著機車載著女兒阿梅回家:


父親把車停在路旁,拿出一顆「金肉粽」給阿梅當生日禮物,父女倆就在路旁度過了一個簡單的生日。

從這一幕說起吧........

我必須承認,我是從有了孩子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當個父親。甚至和佳韻比起來,我總覺得佳韻天生就是個母親,她總是知道應該怎樣對待孩子的情緒,她總是知道應該怎樣適當地回應孩子的期待。而我,真的是弩頓了。

兩三週前的某一天,我在恩得面前抓狂,其實,那之後我挫折極了。

晚上睡覺時佳韻問我:「你知道你為什麼那麼生氣嗎?」

「就恩得不乖啊!」我回答。

「銘偉,你再想想,你生氣,其實你在氣你自己」

「這怎麼說?」

「其實你在生氣你自己為什麼這麼無能,你已經這麼認真對他付出,而他為什麼沒有辦法完全按照你的期待來做,你不是氣他,你是在氣你自己。」

我被敲醒了,呵呵。為父七年之後,才開始學了第一課「如何當爸爸」--竟然是媽媽教爸爸如何當爸爸的!

孩子總是最敏感的,最直接的。

每天孩子放學回家急著找媽咪抱抱、晚上睡覺前堅持要睡在媽咪旁邊,我當然明白他在表達什麼。佳韻當然也敏感到我的感覺。不過很謝謝佳韻的提醒,原來我那種「嚴父」的形象,其實已經讓孩子在他心中豎立起防線了。

三天前恩得編了一套破綻百出的謊言來逃避背誦「弟子規」,我忍著不去拆穿。那天晚上我試著照佳韻的話,花了很多時間鼓勵他說出真話。原來,他不見得不喜歡背無聊的弟子規,但是他很害怕在我面前背誦,他覺得我很容易生氣,他不喜歡我生氣的時候和樣子。

第二天早上上學時天氣很冷,恩得坐在後座抱著我,然後說:
我喜歡坐在後座抱爸爸,因為這樣很溫暖。
當然,我也很溫暖。

為父七年,開始學習當父親。

2010年5月5日

睡得好嗎?恩得

親愛的恩得:

昨天晚上睡得好嗎?

也許你沒有注意到,昨天,是你從小到大第一次睡在自己的房間,自己的床上。

記得我們在高雄的時候,我們有個好大好大的臥房,

因為你睡覺很會翻滾,所以爸媽買了一張大軟墊,讓你可以到處滾來滾去,也不會受傷。

後來我們搬到台神小小的白宮宿舍,我們三個人是擠在阿公借我們的一張大床上,

床很舒服,也是加大的尺寸,但是要睡上三個人還是很大的挑戰。

特別是你到處翻滾的特異功能實在讓爸媽很苦惱,

2007_04_17_231319

最後,爸爸決定在客廳打地舖,這才讓我們三個人有比較好的睡眠品質。

三年前我們一起到波士頓,

Herrick House是我們這輩子住過最漂亮的房子了,

客廳有一大片落地窗正對著草地,冬天時你坐在窗台上看下雪。

我們謝謝Maria,在我們抵達的那一天,把她家多餘的家具送給我們,

在載運這些家具的時候,Maria又在路邊「撿」一組沙發床。

就這樣,我們有了一組單人床、一張雙人床墊,還有撿來的沙發床,

不過,我們三個人還是在一間寢室之內。

第二年,你和媽媽先回台灣,我們租到二十樓之六的小套房,

那是一間樓中樓的套房,我們的寢室就在樓中樓的小空間中,

因為高度很矮,所以起床時爸爸要小心以免撞到頭。

第二年爸爸回來台灣,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二十樓之十的房東願意用一樣的價格租給我們大上幾乎一倍的套房。

這個房間視野極佳,可以遠眺四號公園還有新店方向的山。房子面向東邊,所以完全沒有西曬的問題。

我們三個人呢?就睡在和式的地板上,空間大小剛剛好適合三個人。雖然有時候你半夜還是會滾到爸爸的肚子上或者是頭上,不過,比起之前,這裡真的很舒適了。

很可惜今年六月房東先生要收回房子要自己住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還要再搬一次家的緣故了。

我相信這次我們找的房子,真是上帝所預備的。

房東一聽到我們是基督徒,而且還是傳道人,就「堅持」一定要把房子租給我們(其實房東先生不是基督徒耶)。一開始爸爸媽媽猶豫了一下子,因為原來的房子要到五月底才到期,我們不可能提早到二月就租新家。房東就馬上答應要等我們舊的租約到期,甚至願意提早一個月把房子交給我們,不收房租。不僅如此,房東夫婦還為我們添購了全新的家具。

媽媽說,即使是親人之間最多也是如此了。想不到上帝為我們預備這麼好的房東。

當你每天躺在全新的單人床上時,請你記得,可以如此舒服得睡眠,這是上帝莫大的恩典。

上帝愛你,爸爸媽媽也愛你。

2010年3月18日

2009年12月3日

岳父七十大壽慶生

今年是岳父七十歲大壽,
因為岳父岳母再過兩天即將前往美國旅遊,
所以我們提早在禮拜二為岳父慶生。
IMAG0035

佳華安排了「新東南」海鮮餐廳

IMAG0032

還有岳父多年前牧會的青年水清兄也一起參加。水清兄就像我們的家人一般。

IMAG0043

岳父是個含蓄的人,雖然他的話不多,但是從他的表情看得出來他是非常高興。

IMAG0046

IMAG0045

當然除了阿公之外,恩得自然而然也成了另一個主角。

IMAG0058

相片集

2009年3月29日

恩得的好兄弟們

阿磊和凜凜是恩得在波士頓的好兄弟們,
將近一年多沒見面了,
趁著梅媽媽帶著阿磊和凜凜回台省親,
佳韻特地帶著恩得搭乘高鐵南下嘉義和他們會面。

梅媽媽開車載著他們前往東石漁港旁的公園玩耍。

雖然是二月中,但是那天天氣熱得不得了,
小朋友脫了褲子在噴水池玩水。



三個小朋友愈完愈興奮,就變成這副模樣了:(請張大眼睛仔細看!!)

完累了一起吃點心:

恩得要回家之前在車上合影。(只有台灣小孩照相會比Y這個手勢!!)




對了,兩個媽媽合影:


年輕的梅媽媽說,「等凜凜上大學時,我才42歲,真好!!」(她現在幾歲自己算)

我說,「天啊,我42歲時,恩得才小學三年級!!」

2009年3月9日

盛開的櫻花

從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如此期待櫻花盛開。

謝緯牧師娘每每走過家門,就會抬起頭看看他們家的龍眼樹。

牧師娘回憶說,謝緯牧師在國外進修的時候,
彼此很難聯絡,但是牧師娘心裡一直記得下次龍眼花開的時候,
就是謝緯牧師學成歸國的時候。

即使謝緯牧師過世多時,
牧師娘看見龍眼花開,
她還是覺得牧師並沒有離開。

期待櫻花盛開,並不是因為我想學日本人迎春的習俗,
坐在飛落的櫻花下飲酒。

而是,我一直記得,當下一次波士頓的櫻花盛開時,
就是我回家的時刻了。

2009年1月19日

溫馨時刻

回到台灣小憩,最重要的事當然是陪孩子和老婆囉,
禮拜六我提早去接恩得下課,然後我們一起到八里騎腳踏車還有玩沙喔

Andrew

Andrew

2008年12月23日

Greeting from Ming-Wei, ChiaYun and EnDer

各位親愛的師長、牧長、親人、朋友:

聖誕恭喜,並祝新年快樂!願天父上帝的恩惠慈愛與大家同在。

今年對我們的家庭來說,是個全新的挑戰。從八月初開始,
我們開始分隔台美兩地的生活。我繼續在波士頓的學業,佳韻則留在台灣事奉,並照顧恩得。首先我們要感謝永和教會黃牧師以及長執們的邀約,讓佳韻再次加入事奉團隊中。佳韻每日必需忙於往來捷運永安市場站與芝山站之間接送恩得上下學,但是她依舊努力讓家庭和事奉維持平衡。也感謝銘偉的媽媽、佳韻的爸爸媽媽在週末時分擔照顧恩得的責任,讓佳韻可以在教會中事奉。

恩得回到原本的浩恩幼稚園中。由於這是個熟悉的環境,在加上生活穩定,恩得在托兒所中的表現備受老師們稱讚與疼愛。今年恩得已不在「小丫丫」班了,這讓恩得很驕傲,覺得自己長大了。

比起早期的留學生來說,我們是何其幸運,因為透過便宜快速的網際網路,我們可以時常透過影像電話講話、見面。謝謝佳韻、恩得給我那麼大的支持,讓我可以繼續在波士頓完成學業。

我個人要感謝波士頓台灣基督教會(BTCC)的弟兄姊妹給我莫大的鼓勵與支持。在這一年中,我有較多機會參與主日講道、成人主日學事奉,除此之外,也參與此地的台灣留學生團契查經聚會。BTCC的弟兄姊妹是我如同一家人,許多姊妹知道我學校餐廳禮拜五、六、日三天不營業,所以常常為我準備便當,或者邀請我到他們家吃飯。

先跟各位報告我這一年的學習成績。第一年修了六門課,扣除不用分數算成績的兩門課之外,其他四科我均得到A-的期末成績。我感謝老師們的肯定與鼓勵。在這一年中,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在Dr. William Herzog II的指導之下完成論文寫作。感謝台神的校友葉約翰教授在美國聖經文學協會年會期間特別花時間就我的論文大綱給我修正意見,另一位華裔的溫司卡教授(先前任教於Andocer Newton Theological School)也同意成為我的第二指導教授。

馬可福音十章四十五節中耶穌說「要做多人贖價」是我論文的起點也是核心,目的在探討傳統猶太教對於「一人為眾人死」概念的理解,以及早期基督教中對於耶穌受死意義的詮釋。我從第二以賽亞中的「受苦僕人之歌」開始探討,接著研究舊約外經「瑪迦比四書」中「贖價」的概念,接下來進入新約的部分,除了核心的馬可十章四十五節之外,我也從代表早期基督教傳統的保羅書信中,幾段提到耶穌受死意義的論述(例如羅馬書3:20-25;腓立比書2:9)做彼此之間的異同比較。

我所關切的議題起點是新約基督論,但我不以此為滿足,我還將試圖進入教會論以及台灣本土宣教的影響。我要論證一個觀點:「基督論是教會的基礎,也形塑了宣教的模式」,簡單地說,基督徒如何認識耶穌基督,就決定了他們要過怎樣的基督徒群體生活(教會),也決定了他們見證的方式(宣教)。因此要面對的宣教學議題是:台灣宣教的困境似乎不在於找不到「方法」(其實,方法、策略已經氾濫了,不是嗎?),而是台灣基督徒要重新反省本於聖經所認識的耶穌基督的形象。

聖經研究對我而言,不只是一種學術的關懷,而是事奉的過程或是一部份。在宣教史上一個有趣的現像是,很多著名的宣教學者,他們都是聖經研究背景出身的。如果聖經研究的終極關懷在於教會事奉與宣教,那麼我就繼續順服上帝吧。

很多人問我,回台灣要做甚麼,現在我真的不知道,我現在只知道我一定要也一定會回去。接下來呢?耶穌在哪裡,我們一家就跟著到那裡。

在與您問候的同時,新英格蘭地區正遭受暴風雪的侵襲,連續五十六小時不停歇的暴風雪讓到處一片狼籍,路面結冰,不管走路或開車既困難又危險。在攝氏零下十度的低溫中,讓我更加懷念台灣溫暖的陽光,懷念夜市小吃。

銘偉一家繼續在禱告中紀念各位,也願我們在禱告中彼此紀念。


--
In Christ,
Ming-Wei

2008年12月4日

四叔告別禮拜

四叔告別禮拜


四叔生前留影


四叔告別禮拜

Eugene and Ellen分享


四叔告別禮拜

大伯和五叔讀經


四叔告別禮拜


四叔和四嬸的墓碑


四叔告別禮拜


四叔和四嬸多年前因癌症過世的大兒子


四叔告別禮拜

告別禮拜總是家族團聚的日子。(兩位姑姑和一位叔叔是第一次見面)

四叔告別禮拜

Eugene安放骨灰

四叔告別禮拜



四叔告別禮拜

四嬸的姪兒輩從台灣趕來參加

2008年11月15日

四叔的見證

剛剛在Google庫存網頁中找到我四叔的見證。時間是2006年12月22日
----------------------------------------------------------

Jason Tsai
蔡良輝
今年八月初從定期的驗血報告中得知我的肝臟功能不正常。又經過 MRI 的報告確定我的肝
臟內有腫瘤。我的兩位醫師都確認我的情況極嚴重。專科醫師要我立刻到醫院作肝臟切除
手術。經過禱告後,我心裏很清楚的作了一個果斷的決定 - 辭去工作與先前教會的服事。
感謝神的帶領,我到紐約的西奈山醫院就診。在第一次門診時得以見到主治醫師。這位
主治醫師是此科的權威醫師。他不但經驗豐富而且對我有特別的憐憫心。他甚至給了我他
的手機號碼與 email 住址。在 9 月 21 日手術前,我的內心一直有從天而來的平安。肝臟切
除是個大手術。而我卻只住院三夜就能回家休養。感謝神的特別安排,使我在家休養期間
有最好的看護。因而我的身體恢護迅速。在感恩節的前一天,我收到新的驗血報告。證
明造成疾病的 virus 在我身體內已經毫無蹤跡了。感謝神! 祂帶我平安的走過死蔭的幽谷,
並賜下醫治的恩典。
當我得知在 10 月 13-15 日在傳福中心有郭美江牧師的特會時,我因需要休養未能前往參
加。 10 月 18 日, 在傳福的網址上,很興奮地看到有郭牧師的特會實況錄音。郭牧師的信息
透過網路,帶給我很深的沖擊。我再一次來到神的面前將我的全人獻上並與神立約。
雖然在我得知我得了嚴重的疾病時,我仍深信神會醫治我, 卻不知道神要帶領我走過開刀與
兩個月的療養。現在我才明白神用這幾個月的破碎來向我顯明嶄新的啟示與新的帶領。如
同在經上記載的許許多多偉人亞伯拉罕,雅各,約瑟,摩西,大衛等,他們的生命也是因
為經歷了分離甚至破碎而得到新的啟示, 進而帶領他們走入神的豐盛與應許之地。
10 月 22 日我參加了傳福中心的主日崇拜,奇妙的是當天信息的許多經文,是神在這兩年
中所給我的啟示與鼓勵。因而我深知這是神的旨意。祂要帶領我來加入"傳福"這個大家
庭。許牧師在 12 月 9 日 24 小時的禱告會中宣告"傳福中心"是 poverty/sickness free zone。
在傳福中心,我們不但體驗到神國的榮耀,能力,愛與恩典,更能在此被建造成為擴展國
度的器皿。走出幽谷也是我人生下半場的開始 - 全時間事奉神,服事人的生活。感謝神帶
領我進入豐盛之地 - 新的生命充滿了健康,喜樂,信心與希望。將一切榮耀歸給神

2005合照
2005_06_15_084443

2006合照
2006_11_26_005120

2008年11月12日

哲人已遠

我們最親的親人之一的四叔今天下午在以色列過世。
他的兩個孩子正趕往海法的途中。
無比的悲痛與思念.......

2008年10月31日

最新的全家福照片

佳韻就任時,教會邀請了一位專業攝影師來協助照相。這幾天剛從佳韻那拿到檔案。
我很喜歡這張照片, 也將它沖洗出來,放在我的書桌上。

佳韻就任永和教會

2008年8月27日

20080827家書

親愛的佳韻,

結束MSN對話,我哭了。

除了不捨還是不捨,
留妳在台灣獨自一人面對種種的壓力,
我不知道我們作的決定是對是錯,
但我確信的是,我們在這一年中種種的經歷必將會是上帝極大的恩典。

當妳說「就覺得自己太高估自己的能力 以為自己可以承受很多 但還是覺得自己很軟弱就是了」時,其實我為妳這些話感謝上帝。作一個傳道人最難的,也是最不願意自我面對的,正是能夠看見自己的軟弱與不足。

也許妳的看見,正是上帝為妳預備往後兩年事奉的起點。

雖然我們個性不一樣,但是共通點就是我們兩個人在我們各自的興趣上都很強勢,
不過這幾年來,上帝通過種種的方式繼續來塑造我們,
如果我們一直要當上帝的工人的話,就是一直要不斷地被塑造。

如果我們不先願意謙卑地被塑造,我們無法要求教會的弟兄姊妹被塑造,
看見自己的軟弱,會是一個祝福的。

恩得的照顧的確是個問題,為恩得在周六、日找到合適的照顧者是很重要,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更要積極地為恩得禱告。
分隔地球兩端,禱告是我們得以連結的唯一橋樑。

Love,

MW

2008年8月16日

重新得力的方法

除了上帝話語能夠帶給人重新得力之外,
就是在一大清早透過越洋電話,
聽到親愛的老婆說一聲「我愛妳」。

2008年8月12日

我沒有跌台神的股


昨天在學校教務網頁上看到自己的成績記錄,
第一年GPA是3.753
看了之後很欣慰,
因為我沒有跌台神的股。
若有甚麼榮耀歸與上帝,
若有甚麼功勞歸給佳韻還有恩得,
過去一年,你們是最辛苦的。

2008年7月27日

A letter to BTCC's Friends at Boston

親愛的朋友,
很抱歉,
我的皮箱可以為大家裝載任何台灣農特產品,
可是除了對佳韻、恩得滿滿的思念之外,我無法按大家的期望,
帶著佳韻和恩得一起返回波士頓。

今天,佳韻已經正式接受永和教會的邀請擔任他們的青年牧師。

在整個接洽的過程中,坦白說,我的小信與自我中心的想法,
差點阻礙了佳韻的決定。

如果我的言語作法有不妥之處,
懇求上帝赦免。

可是今天上帝藉著永和教會一群青年在禮拜中的分享清楚的向我曉諭:
你當讓佳韻來侍奉這群年輕人。

三年前,我和佳韻來到永和教會擔任兼職的青年輔導,
其間一度想要中途放棄,然而,上帝奇妙的帶領,
順利度過了兩年的事奉時光,
雖然在波士頓,離開他們一年的時間,可是當年灑下的種子,今天已經在他們心中萌芽,
看著他們用生硬、不輪轉的台語,分享短宣隊的點點滴滴,
我的眼淚不禁掉下來,
此刻我已經明白上帝真的要佳韻就在此地事奉。

除了順服、支持、協助之外,我已不做其他思考。

昨天半夜,我和佳韻一起禱告、互相認罪,之後也很興奮地一起在網路上搜尋適當的套房。

教會給的預算不多,但是我們懇求主能夠預備合適的地點,
因為恩得的幼稚園在台北市的另一頭,
所以地點最好就在捷運站附近,
我們也沒有任何錢可以添購家具,
所以也期望有附必要的家具、設備。

時間真的很急迫,
一方面教會希望佳韻八月一日可以開始服事,
另一方面,我八月八日要離開,
一切的事情千頭萬緒,我盼望大家繼續為我們代禱。

寫信的此刻,鳳凰颱風即將侵襲台灣,
戶外已經籠罩在一片風雨之中,
也請大家繼續為台灣禱告,
祈求上帝保守在台灣過境時,一切平安,
前一個颱風所造成的災害尚未復原,
新的颱風又將來到,特別對於上次受災的弟兄姊妹,
真的求上帝大大的看顧。

我衷心感謝BTCC在我們家庭中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藉著大家的關心、支持,讓我們初次在海外生活所遇見的困難,
因著有你們的陪伴,使我們寬心不少。

也感謝上帝的恩典,在未來一年中,我仍將與各位一起事奉上帝,
這是我領受的呼召,我必將全力以赴。

銘偉、佳韻、恩得敬上

PS 我最近天天更新部落格,有我們的最新消息,歡迎常常來看一看。

http://waytohome.blogspot.com

2008年6月26日

博愛座

















回來台北一個多月,
感觸最深的就是台北捷運上的博愛座。
因為每天一大早我必須和恩得一起搭捷運前往芝山站。

在早上通勤尖峰時間當捷運列車從南勢角站開出來,
所有的座位往往都已經佔滿了。
一個多月來,我估算過,
大約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願意把博愛座讓出來給恩得。

















我在想,大概坐在博愛座的人都不識字吧。

不過這些不識字的人,都有個特色:
總是睡得特別熟!

可是當列車到站時,這些人又能夠準時醒來,
(根據我的觀察,差不多到站前十秒鐘會醒來)
然後不慌不忙得下車。

這是台北市的博愛座。

2008/6/17更新:
今天早上兩位女士佔著博愛座,即便恩得就站在他們正前方,卻仍視若無睹,
一位從頭到尾撇過頭去,另一位則是一直低頭看書,
我猜維持這種姿勢半個小時後,一定酸痛不已。

2008年5月18日

回家

親愛的朋友,
我們一家已經平安地回到台灣。

比起以往,只花了三天克服了時差的問題,
對「重眠」的我來說,已是一大成就。

陌生與熟悉混雜的記憶與現實,
交織在每一天的生活中。

回到台灣一刻也不得閒,
我要趕快完成啟示錄的報告,
佳韻要開始找教會,
恩得忙著玩Wii

新的生活,新的挑戰。

2008年4月20日

春天開始了

今天早上起床,赫然發現才一夜之間所有的樹木新芽都冒出頭來了,
嫩綠的芽妝點在枝頭,隨風搖曳好不漂亮。
這是一個頗令人感動的時刻。

去年來到波士頓時,已經是盛夏之末,再過幾個禮拜所有的樹葉都隨風瓢零,
看見樹木的新芽竄起,提醒我基督徒的「盼望」:
「使人大有盼望的上帝要使人大有盼望」。

2008年4月18日

近日生活報告

一、回家:機票已經開好了,確定五月十三日出發,台北時間五月十五日一大早到台北。

二、期末報告:這是回家之前最大的工作。壓力很大。

三、打包:能幹的佳韻已經把六大箱行李整理得差不多(你就知道她有多想回台灣),而且每箱行李都恰好二十三公斤,符合新的行李重量標準。

四、禮拜二是我們學校的community day,我被派到波士頓的food bank整理食物罐頭。感觸良多。

五、禮拜二晚上參加IONA Community在我們學校舉辦的禮拜與音樂的研討會。第一次經驗到著名的iona靈修團體的禮拜和音樂風格。結論:人的聲音才是讚美上帝最好的樂器。買了一堆CD和歌譜準備太回台灣。

六、論文大綱還是難產。不過Judy給我一些實用的建議,繼續思考中。

七、昨天晚上中偉、瑞琳一家來我們家「療傷」。很高興我們能扮演支持者的角色。佳韻真是個有智慧的牧者。

八、恩得好像長高了(來美國這八個月都沒給他量身高體重),因為褲子變短了。

九、為八個月來的點點滴滴感恩。謝謝佳韻、恩得的寬容,也謝謝台灣的家人支持。

十、現在比較知道恩得亦怒可能是因為他有話想說,還來不及說,脾氣就先爆出來了。引導他把話說出來,就好多了。

十一、SBL的新格蘭區會議,本週五借用我們學校召開。有幾篇論文看來蠻有趣的,想去聽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