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淡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淡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2月14日

雨中淡水

今日趁著中午一點空檔搭著捷運到淡水走走。

雨勢時大時小,就是我記憶中淡水的雨。

淡水河岸這幾年景物變化極快,

新北市政府把原本的舢板碼頭填土,

向外在河面上填出了一大片的「綠地」,

原本散落停靠的舢板,如今都整整齊齊地綁在另一側的新碼頭上。

不過對於今天的雨總是多了一點親切感,

拿起相機,嘗試學習拍出雨中的淡水,或應該說是淡水的雨。

榕堤一帶大概是淡水河岸較少變化的地方,也是我兒時記憶的一部分。


這幾年有較多機會在淡水河岸騎自行車運動,

比起乾涸後發臭,滿潮的淡水河要親切多了。

今天拍了很多照片,一個意外鏡頭卻是我的得意之作:

一雙雨鞋,說明了這是雨中的淡水。

稍後,我來到河岸咖啡廳,


不久後,四個年輕女生坐在一大片落地窗外的陽台座位上。青春的笑容引起我的注意,拿起相機記錄了青春的笑容:


笑得多開心!

那麼這張該有什麼標題呢?倩影嗎?



今天最大的收穫大概就是學習到人像攝影可以有很多有趣的方式啊

今日相簿:




2010年12月7日

淡水重建街的最後一天

有「淡水第一街」的重建街,為了拓寬工程將在明天(12/7)拆除。

趕在拆除的前一天,倉促地留下幾張照片:

重建街可以由中正路上福祐宮右側階梯進入。


兩百年來人來人往,終將落幕。



這是重建街上著名的商號,已經人去樓空了。



重建街最經典的一段階梯

重建街眺望淡水河(右下方就是福祐宮)



連接重建街的階梯。





重建街上碩果僅存的百年紅瓦厝:鴻禧集

這是一間漢藥鋪

內部的裝潢擺設還保留百年前的樣子,只是主人在忙著抓藥,我不好意思打攪。



從深鎖的鐵門外看一間待拆的古厝


牆上的紅色箭頭就是代表拆除的基準線,這裏準備拓寬成十公尺的「景觀道路」



進深閱讀:

重建街照片集


【留影】最古老的淡水老街-重建街





2009年10月20日

淡水又暮色

今天特地把像機背去淡水,趁著日落前的空檔搶拍一些淡江日落美景。
今天唯一的缺點就是適逢低潮,河水水位很低,沒有上個禮拜的氣勢。

淡水暮色

夕陽沒入遠方雲層前最後一撇

淡水暮色

覓食中的白鷺鷥

淡水暮色

淡水暮色

舢舨與觀音山

淡水暮色

淡水水上飛機場(現為軍事管制區)

淡水暮色

馬偕街2巷(我上課的教室在巷子中左側)

2009_10_19_231111

淡水教會
2009_10_19_231112

淡水紅樓

2009_10_19_175330

杵在交通要道中的馬偕石雕像剪影

2009_10_19_175604

今天也來張夜拍(榕堤的方向)
2009_10_19_213548

2009年10月15日

淡江暮色

我必須承認,當初答應到淡水開神學系的課,
是有部份私人因素的。

因為淡水,兒時的故鄉,總是深深吸引我,

趁著上課之前的空檔,流連在河岸,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愉快,

如果禮拜一不下雨的話,實在應該把照相機都給帶出來。

還有,淡水河滿潮的時候,夕照總是特別的美!







2009年10月7日

風雨中的馬偕

颱風天的傍晚,風雨不小,只有馬偕不受風雨阻擋繼續跪在那裡禱告


寄件者 Way to Home


寄件者 Way to Home

只有星巴克陪伴馬偕在那禱告。不知道累了,馬偕會不會喝杯熱拿鐵?


寄件者 Way to Home

2009年10月6日

寂寞淡水

也許是早上芝山地區大塞車的不好經驗,
下午三點半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的課程結束後,
馬上收拾書包下山搭捷運到淡水。

我到達淡水的時候,風雨不小,
除了當地的學生之外,
幾乎看不到遊客。

在淡水客運的班車上,透過窗子遠望風雨中的淡水教會。




淡水教會的尖塔屹立在風雨之中。



原本平日遊人如織的淡水河岸,今天空空蕩蕩空無一人。





風雨雖大,但是適逢淡水河低潮,所以並沒有想像中出現波濤洶湧的狀況。

遠方的觀音山在雲霧之中。








這是今天的晚餐,大杯熱那提,加上一個肉桂捲,還有鳳梨酥。








離開星巴克要前往淡水教會時,遠望另一側的榕堤,昏黃的燈光在風雨之中似乎是另一份愁。

 

2008年7月7日

八里左岸騎腳踏車

Ming-Wei and Andrew

昨天下午我和恩得再度前往八里左岸騎腳踏車,
昨天真是適合出外運動的好日子,
沒有炙熱的太陽,只有徐緩的涼風。
唯一的問題是:「遊客多到爆」!

為了安全起見,我不讓恩得單獨自己騎,
而是我們一起租一輛親子車,我來載他。

我們沿著淡水河一路往南騎,過了關渡橋,來到河口釣魚台折返。

我開始教恩得如何使用數位照相機,
就是試著把自動對焦的綠色方框對準人頭,
他學得很快,比起以往胡亂按快門要進步很多。

除了人潮眾多之外,昨天傍晚適逢淡水河大退潮,
往來淡水八里的渡輪必須花三倍以上的時間才能橫渡,
因此兩岸的渡船頭都排滿了長龍。
從排隊到上船,再登岸,要花上一個鐘頭,
也許下次如果再遇到這種狀況,可能要改搭接駁公車到關渡站轉捷運了。

全部幻燈片

2008年6月28日

兒時故土

淡水是我兒時成長所在,時間不長,但是回憶最多。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和我弟都以為我們是「淡水人」,籍貫是「淡水」。


2005年回到台北之後,因為常常帶著恩得到八里騎腳踏車,
反而更常有機會回到淡水、八里,
也藉此機會留下更多回憶。

更多的淡水 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