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7日

到站,即刻再出發

今天鄧開福老師告訴我,他已經認可我的論文修訂的部分,所以,我可以參加明天的畢業典禮了。

這是一趟十年(2000-2004; 2005-2011)的神學研究旅程。

這趟旅程在起點時我是獨自一人出發,一年後再加上佳韻陪伴,再三年後又加上恩得一起同行。從一個人,到兩個人,最後三個人,這是一段多麼奇特的經歷。

我要特別感謝佳韻對我的支持與容忍,在婚姻中也給我極大的自由與空間在學術研究中,而沒有(應該是「不需要有」)太多的顧慮。

我浪漫天真的個性原本其實並不適合走在學術的路上。當別人頻頻超車、走捷徑,想盡辦法提早畢業時,我卻還以孤芳自賞的態度繼續漫步,甚至忘記了自己身為人夫、人父的角色與責任。一直到2009年回台之前,佳韻在電話中對我吼叫:「為什麼結婚以來我們不能有一個和別人一樣正常的家庭生活,我們一起服事,一起生活。你為什麼不能夠快一點結束」時,我才猛然驚醒,重新調整自己。

這十年的旅程,我的母親、岳父、岳母未曾攔阻、責備,只有默默的以禱告來支持我。今年農曆過年母親在家族聚餐中的一席話,深刻地描寫我所領受的一切:「哪個人像銘偉這般好命,四十歲了還不用賺錢養家。」雖然有點戲謔,倒也十分貼切。


要畢業了,其實只有在口試通過那一剎那高興了一分鐘而已。因為我知道抵達了這一站,沒有太多時間可以休息,要即刻再出發。 唯一不同的是,在這一站,可以卸下十年來背負眾人加諸在我身上的期待與等待。

除了家人以外,還有太多太多的師長、同學、弟兄姊妹、朋友以各種不同方式,在這段旅程中陪伴我和我的家庭。我幾乎無法回報這般恩情。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前行,貢獻所學事奉教會。

學術的路的確不易,但我深知確信上主都在其中,也伴我與我的家庭同行:在出國前的某日,我獨自登上面天山,在夕照與雲海中,有個聲音進入我的心:「這是我所掌管的,你也在其中」。


延伸閱讀:我要舉目望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