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4日

教會「合一」的虛與實(一)

church
這兩三年來,台灣的教會界中對於「合一」發出了極大的呼聲。特別是長期對立的國台語教會間,部分的牧者組成了跨教派的聯禱會,把追求教會(教派)間的「合 一」作為主要努力的事工之一。在長老教會內部,分離長達三十餘年的壽山中會與高雄中會,也有部分牧者積極倡導兩中會的合一(合併)。


從我們對新約聖經的瞭解來看,確實,教會內部分裂是初代教會極大的挑戰。至少在保羅書信中,有不少於四分之一的篇幅,是直接或間接談論「合一」的問題。造成初代教會分裂的原因有神學、教會禮儀、基督教與猶太教、基督與文化等不同層面的認知衝突。


不 過就我個人的觀察發現,在大的情境下所談論的「合一」(跨教派間的合一)倒有幾點特色值得注意:第一,這些聚會非常強調「悔改」的信息,而且會特意地安排 歷史上不同互相傷害的族群代表彼此認罪、饒恕赦免,來作為「悔改」的象徵。第二,「超大型教會」(Mega Church)主導。而這種主導的層次不在於庶務層次的聚會安排,而是神學立場的強勢主導。例如近來興起的「認同性的悔改」,根本只是少數人的想法,卻透 過強勢的文宣造勢,變成一種主流的神學。塑造出一種「要合一就要先悔改,要悔改就要『認同性的悔改』」。比較好笑的是論壇報曾經訪問過不同牧者對於「認同 性悔改」的立場,多數的牧者無人敢正面反對這種觀點,反而是阿Q式的表達:「反正聖經中也沒說不行為他人的罪來悔改,那麼這樣做就是不違背聖經的。」還有 一種隱約出現的氛圍,似乎在說因為長老教會老大心態就是台灣教會不能合一的元兇。

寫到這裡,我倒想起近代教會歷史中關於「合一」論戰的一 段經驗。有一段時間裡,由長老教會青年所組成的「長青團契」被指責為是分裂教會合一的罪人,因為「長青團契」總是堅持不加入「超教派」的校園團契中聚會, 反而老是要標榜「長老教會」的招牌,以致於阻礙了大專福音事工的合一。這段時期,張德麟牧師是當年在第一線中論戰的一員。

張德麟牧師曾經 指出,反駁校園團契的指控其實很簡單,第一、長老教會在台灣宣教歷史超過一百年,從來沒有阻止其他教派在台灣宣教、發展,更從未扣人「分裂教會」、「拒絕 合一」的大帽子。長老教會早在一九五零年代就由宣教師開始大專學生福音事工,怎會後來的指責先開始的是「分裂者」呢?第二、校園團契宣稱他們是「超教派」 的團體,所以其他人理當均加入這個超教派的團體中。但是真有「超教派」這種東西存在嗎?如果我們檢視校園團契的神學立場,根本是不折不扣的「衛斯理」神學 傳統,哪有什麼「超」可言。「長老教會」是一個教派名稱,那麼「超」就是他們這個教派的名稱。

不過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都心知肚明,政治的 意識型態才是根本的問題。當年東海長青團契就曾被校牧室的校園團契趕到東海別墅自行賃屋聚會,潘姓校牧還公開指責當年的長老會台中大專工作者陳明賢牧師是 魔鬼牧師。逢甲長青更是特別,他們不僅不用在外另行賃屋聚會,還可以免費使用其他社團都借不到的大型會議廳聚會--學校乾脆派教官當輔導。

提 這段往事,主要是要陳明一個觀念:教會的分裂與合一是極為複雜的過程與結果,任何試圖要化約「合一」議題的作法,不是當事人頭腦不清楚,要不然就是主導者 故意用和稀泥的態度來掩飾過去的錯誤,用趕業績的心態來從事合一的事工;最糟糕的,是主事者故意模糊議題,別有用心要取得某種利益。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