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8日

【轉載】一篇荒謬的文章(節錄)

faith
按:昨晚我寄出一封信件,內容轉載華神二二八新書中,我認為最為荒謬的文章部分內容,我進一步把最「精彩」的兩個部分貼出來。

請特別注意B段第3點。原來台灣人當奴才,「讓國民黨可以『平和』地延續政權」,是「外省人」應該感謝「本省人」之處。

---------------------------------------------------------------------------------------------

A. 本省人值得向外省人感恩之處

1. 帶來資源

對剛脫離日本殖民的台灣而言,中央政府撤退來台時,灌注了許多資源,除了武力裝備的增加,還帶來了滿箱滿箱的財富──金塊,對於台灣的發展上,是一項強力的幫助,有了資金的後盾,不管是進行產業、交通運輸或教育等等項目的發展上,都是大大的幫助。此外,還帶來故宮的文物,使得五千年中華文化、歷史的傳承得以在台灣生根。

2. 增進知識、提升教育

除了軍人與當時的南京中央政府官員以外,能夠逃離中國大陸的戰亂來台者,大部分在中國大陸都是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因此來到台灣的這些人,他們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而當時的本省人,因為殖民地居民只能學習日文、日語,對於一些中華文化與知識上的傳授,本省人是不被允許的。當時台灣的高等教育學校,也只有在台灣的日本子弟是被允許入學的,且能學習的科目甚為有限。而在光復之後,因為外省人的進駐,增加了許多知識教育的傳授者,也有人開始在台灣興辦學校,讓本省人有更多、更完整受教育的機會,為台灣帶來許多知識上及理念上的衝擊。

3. 恢復中華文化

在中國歷史上,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接觸曾經是很頻繁的,台灣文化其中也融合著些許的中華文化,文化對人而言可說是一種習慣,但是經由日本的殖民政府過後,本省人被迫接受日本文化的洗禮,年長者雖然外在表現要配合日本的殖民政策,但是舊有的思想仍在他們血液中,但對當時尚未傳承到台灣文化的小孩來說,因為生活中沒有機會接觸舊有文化的機會,如果殖民時間更長的話,台灣文化可能就此消失,光復後讓台灣文化得以存活下來,再經由外省人的進入,將中華文化的精華添入了台灣文化之中,舉例來說,包含四維八德等理念的儒家思想,地大物博的史地知識,以及五千多年各種不同風格文學作品等等,新生的台灣文化增添了新氣息,變得更精緻、更多樣化。

當然,在保存中華文化的帽子下,可能又過於壓抑本土文化的發展,這幾年特別重本土文化,鐘擺向兩邊擺動後,相信兩種文化會有更均衡的發展。

4. 已有雛型的的憲政體制

台灣經過日本的殖民過後,日本對台灣的一套治理政策,無論是經濟、教育或是管理體系的政策,都是以「殖民地」的面向來制訂,因此台灣在脫離日本殖民地的身分之後,整個政府政策還尚待修改,易造成失控狀態,由於撤退到台灣來的中央政府也已有其一套管理制度,在接管台灣之後,能很快建立起相當完整的政府體制,雖然不見得很理想。

5. 留學潮、國際關係

當時的台灣,社經地位較高者大多是從中國大陸來台的外省人,雖然到了台灣,但是共產黨是不是會對台灣發動戰爭,仍是他們心中放不下的一顆大石頭。在這樣動盪不安的環境下,他們選擇將成年子女送到國外去深造,掀起了一股留學潮,這群留學生有些學成返回台灣,在學術界持續發展,逐漸提升了台灣的教育素質,也為社會注入西方新思維。各類新知識、新作法的引進,大大的改善了台灣的生活環境,醫療水準、交通糸統。除了對台灣本地的影響,有些留學生滯留海外,透過這些留學生們在當地的貢獻與影響力,讓台灣與國際有了連結的管道,無論在物資經貿、文化與學術交流、外交軍事支援都有著直接、間接的影響。

B. 外省人值得向本省人感恩之處

1. 守住這塊土地而使中央政府能安身立命

如果沒有台灣這塊土地,中央政府在共產黨的攻擊之下,還能全身而退嗎?台灣可說是在中央政府抵擋不住共產黨之時,給予中央政府一個棲身之所,提供緩和戰亂的機會。台灣這塊土地,不是理所當然的就存在此處讓中央政府進駐,在中國歷史紀錄上,台灣陸續都有朝廷派官來整治、發展,不過由於台灣位於偏遠之處,因此在被中央政府照料上,總是有延誤或是被忽略。在中央政府到來之前,本省人過著被日本殖民的生活,沒有太多人權自由,受教育的權力也被剝奪,農民們遭到經濟上的大剝削,台灣高山的資源-檜木,也都在日治時期大量被運輸到日本去。

日本殖民者一律採取殘酷的手法鎮壓台灣居民的抗爭,不過台灣居民的抗爭也沒有因此而間斷過,國民軍撤退所佇立的這塊土地,可以說是由台灣人民們承受奴隸,和不斷的起義、抗爭而換取而來的。

2. 具有順從、忠厚的個性

本省人無論是在日本殖民或是國民政府統治之下,雖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但大部分的本省人還是默默的「逆來順受」。「要認命」似乎也是本省人另一項的美德。在這樣的思想教育之下,國民政府才能順利、平和地延續到其政權。

3. 融入日本文化的台灣文化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推行「皇民化運動」,雖然削減了台灣本地文化,但是卻引進了日本文化,現今的台灣文化中,也包含著許多精緻的日本文化,例如茶道、都市計畫等。中央政府帶來的中華文化,加上帶有日本色彩的台灣文化,使台灣島上的文化變得更多樣化,也更多姿多采了。

4. 勤奮、好學、拚經濟

日本殖民時代,本省人經歷了教育權利的剝奪,促使本省人更珍惜受教育的機會,相當積極學習、努力向上,對於當時急需復原的台灣而言,本省人的進取心對台灣大環境的改善功不可沒。另外本省人具有中國南方人勤奮的美德,當時中央政府所制訂的政策,如果沒有這些基層人員來貫徹,再好的政策也只是紙上談兵。

另外,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因族群之間猜忌,本省人開始害怕介入政治、在父執輩告誡下,臺灣人多半不參與政治,整個臺灣政治環境是外省人的天下,臺灣人因在政界沒發展,多轉往工商界發展,本省人打拚的個性,讓台灣的各方面成長突飛猛進,創造出經濟奇跡,躍進亞洲四小龍之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