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0日

部落格轉換以來

Ming-Wei
算一算部落格從typepad公司的硬碟空間轉換到blogger以來,已經有三個禮拜的時間了。基本上,一切運作都算正常,特別是有好幾位網路上素未謀面的朋友熱心幫忙修改版型,添加功能,讓這個部落格功能愈來愈完善。

不過我也清楚,一個部落格真正的核心還是在於文字,所以作為版主的我,就必須更努力筆耕,而不是只記些流水帳讓訪客匆匆而來,又匆匆離去。

分享幾個近來經營部落格的心得:

首先,是訪客數字的問題。不可否認,從typepad轉過來,覺得最可惜的就是訪客數一切歸零計算。雖然typepad那邊的部落格還未正式關站,但是絕大多數的朋友已經幾乎不會到那邊去了,所以後台的數字控制器一直停留在一萬三千多人這個數字。「13000」,坦白說是個迷人的數字,這意味著一年半來,每一天至少要有四十人到五十人來閱讀瀏覽才能夠累積出這個數字(佳韻在台北做月子期間曾經停了兩個月)。印象中單日瀏覽人數最高曾經超過80人。雖然單日平均瀏覽人數30人,比起網路上許多熱門的部落格來說,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是我很珍惜這個經營的成果。因為我一直未刻意的向外宣傳,或者跟別人交換連結,所以我知道絕大多數來瀏覽訪客都是親近的朋友、家人。也藉著這個部落格聯繫了彼此的關係,總是在特別的時候,許久不見的人就會「浮」出水面,給我一個意外的驚喜,然後告訴我,其實我看你的部落格已經很久了...

如今,一切都要從0開始。這種改變的心情,有點像商家搬家的後遺症,老是害怕顧客找不到路,從此就失去了老顧客。自從把計數器裝上去之後,倒是開始有患得患失的表現,無聊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去看看累積數字是多少。農曆新年那幾天瀏覽人數down到只剩下5個人(其中我自己貢獻了3次),讓我好生失望。這幾天瀏覽人數漸漸達到十來個人,才又稍稍恢復了信心。

其次,瀏覽過許多不同類型的部落格之後,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我這個部落格應該具備什麼樣的風格或特色。例如阿仁的部落格就非常具有個人特色,再加上記者背景的經驗累積,文筆自然流暢,更重要的是「至情至性、真情流露」,即使是自娛戲謔之作,都令讀者莞爾,好像每個讀者和阿仁都是至交好友一般熟稔,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但是我的部落格似乎總以家庭、日常生活瑣事為大宗,大概只比流水帳好些。前些時候一連寫了好幾篇信仰反省、社會議題的文章,結果不同類型的文章彼此交雜在一個空間裡,讓讀者更難親近。後來決定再分出一個新的部落格,將信仰、社會、政治議題反省的文章全集中到閱讀、思想、寫作 這個新開的部落格中。如此一來,讓這個部落格還是保持家庭生活記錄、分享的風格。希望這樣的改變可以逐漸建立瀏覽者的閱讀習慣。

最後,是對自己的反省。

「文筆退步了」,這是經營部落格一年多來最大的挫折。其實在部落格的控制頁中,還保留著許多未完成的「草稿」。「情溢乎辭」是最大的困難,所以往往文思湧至,卻又更常筆枯停滯,斷簡殘篇散於草稿之中。也許有人會很驚訝,你已經幾乎天天都在寫文章了,怎麼還寫不出來。我要坦白:這些日子以來(特別是這半年),我的閱讀方向與數量急速減少。也許是課業壓力之故,再加上照顧恩得也要耗掉不少時間,所以連書店都很少去逛。以前號稱「狂時雜書」,特別是當立法院助理的時候,隨便一兩萬字的質詢稿都可以在一兩天之內完成,而如今落得一字一詞都不可得之落魄光景,真是令人惋惜!

所以把握零碎時間把書架上的「雜書」給啃完,已成為不可迴避之任務。期盼在閱讀量、廣度均增加之後,能讓自己的表達更加有深度、活潑,更重要的是訓練出更具思考性、批判性的頭腦。

最後謝謝許多認識以及不認識的朋友、家人,在這個部落格生存期間給予的鼓勵與回應。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加油..加油..
我是都會上來看看
但不一定會留言..
所以呢..
我算是您"潛水的"讀者啦

匿名 提到...

我覺得這個博客不是很好操作耶,
還在適應中

牧會中的小牧師 提到...

阿你是中國來的喔?

在台灣,Blog叫做「部落格」,不叫做「博客」。

在台灣,「博客」是香腸的品牌名稱,這個部落格不賣香腸!要買,請到家樂福。

豬小草 提到...

以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分成兩個地方經營,效果有好有壞。

好處是焦點可以集中,你大概可以確定來這裡討論的人是哪些人,整個站的氛圍可以好好控制。壞處是,時間管理上會佔去比較多的時間、有興趣的人還是會兩邊跑、放在一起可以讓人順便看看不同的議題、文章累積久了page rank會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