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北部一間教會為台南神學院紀念主日請安募款。我一位大學同學的家人在這間教會聚會,在禮拜後,他們熱情地邀請我還有其他兩位長老一起吃飯。
席間,他們談起最近教會的困境,原來是約兩年前老牧師離開後,他們曾經和一位名牧接洽來此牧會。這位名牧承諾他來牧會之後,教會聚會人數就會快速增長,好像他先前在另外一間教會牧會的情況一樣。
相對地,由於這位名牧有很豐富的牧會經驗,而且又很有把握可以讓教會快速增長,再加上這間教會並不缺錢,因此在雙方談及謝禮的時候,約定的總數大概創下長老教會有史以來的天價。
不過在會員大會監選投票的時候,會友一面倒的否決了小會的提案。也因為這樣,小會員分成兩派彼此互控,有很長的時間互不相往來,造成教會很大的傷害。
聽完了他們的抱怨,我心中有無限的感慨,小會員和牧師對於自己職分認知的偏差,才是這件事情的問題所在。
先前小會員在選擇牧師的過程中,看起來無意中落入以「董事會挑選執行長」的局面裡面。就我的瞭解,這些小會員幾乎都在大公司擔任高級主管,所以他們也就自然而然地,以經營公司的經驗與角度來看待教會的事工。
因此牧師對他們而言,比較像是公司的執行長一般的角色。既然是執行長,就牽涉到兩個層面,一是執行長候選人的績效承諾,二是執行長候選人的身價。不過一般的公司,執行長只是專業經理人的角色,並不會得到「終身聘僱」的保障,因此執行長的薪資之外,往往還會加上高額的獎金、年終分紅還有股票。
執行長候選人的績效承諾再加上執行長候選人過去在其他公司的表現,其總和就呈現在執行長候選人的身價上。以這位牧師來說,他先前牧會過的教會人數由一百人增長到三、四百人,在總、中會都有過重要職務的歷練,他也承諾他會讓這間教會倍數成長,自然就有極高的「身價」。
我向在場的弟兄姊妹分享:長老是上帝的僕人,牧師也是上帝的僕人,教會聘牧就是一群上帝的僕人邀請另外一個上帝的僕人一起同工。長老和牧師在教會中只是職分的不同,並不是地位高低不同,更不是董事會和執行長的關係。牧師作為一名專職的上帝僕人,他從教會所領受的報酬,是「謝禮」而不是「薪水」。牧師更不該有「身價」的問題,牧師只有「上帝僕人」的「身份」,而不該有「身價」。
我想起在壽山中會期間,參加中會舉辦的傳道師訓練會,一位資深牧者向我們這些菜鳥傳道分享他對於領受教會報酬的態度,非常值得我學習,他說:「教會給我的報酬,我很清楚這是給牧者的「謝禮」,那我就懷著感恩的心領受,然而,如果我把這報酬看作是「薪水」,那我就會計較到底」。就是因為他清楚自己是領「謝禮」,所以牧會二十多年來,即使他曾經經歷過財務困窘的時候,也從沒有跟教會計較過謝禮,但是上帝的信實,卻從沒讓他以及他的家庭餓過。
如果傳道人還想受到弟兄姊妹的尊重,那就先在履歷表上的「身價」一欄中填上:「我是上帝的僕人,不會、也不該有身價」吧!
2 則留言:
FOX
謝謝你的肯定。
其實我只是很單純地不滿許多人在台上的口頭禪「上帝的旨意就是....」氾濫。
我想傳道人沒有惡意,可能只是想要強化聽眾的印象,不過這種表達往往都是脫離經文(scripture / text)的過度詮釋。
我常自我提醒,傳道人的話沒有什麼權威,只有上帝的話語才有權威。
嗯..銘偉哥..
這我也有同感,有的人常常把上帝的感動就放在口中,嗯,有時不是傳道人,而是教會的同工,
「上帝的靈感動我...」
有時,不是說不好,但他要大家都聽他的,
但~嗯總覺得好像不太好,上帝會感動人,但不是這樣的感動,好像只感動他,沒感動其他人似的。
這是我的感覺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