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主題不明確:「蔡哥時間」?如果蔡哥帶大家發呆?
b. 沒有連慣性、即興式的
c. 外來講員的內容和期待相反
d. 教會的大活動佔據了太多正常聚會時間
二、團契聚會的核心目標:團契是落實宗教教育的重要一環
聽道----行道
濛濛懂懂----清楚明白
「坐」禮拜----委身事奉
獨善其身----建立肢體
三、以架構的概念取代亂槍打鳥
架構包含了:「內容」和「形式」
四、何謂「內容」:信仰的內涵
a. 教義--
(1) 認識上帝:創造論、
(2) 認識耶穌:耶穌的死與復活、
(3) 認識聖靈:靈恩與方言
(4) 認識教會:教會的五大目標、異端
(5) 認識救恩:人如何得救、
(6) 認識人:
b. 聖經--
(1) 通論:如何讀聖經、聖經的版本、聖經的翻譯
(2) 新約:新約導論、初代教會發展(使徒行傳)、保羅書信、一般書信、啟示錄
(3) 舊約:舊約導論、律法書、歷史書、聖卷、大小先知書
c. 歷史--中世紀教會史、宗教改革、大復興、宣教師傳記、台灣宣教史、教會與社會、與其他宗教
d. 實踐--傳福音、靈修神學、肢體關懷
五、何謂「形式」:同一內容的呈現方式
a. 專題
b. 座談會
c. 小組分享
d. 讀書會
e. 遊戲
f. 電影
g. 參訪
h. 其他
六、其他注意事項:
a. 聚會內容應因應參與者的背景、程度調整。
b. 慎選教材,應多方評估、比較、試用、改寫,不要以偏蓋全。
c. 聚會內容主題應明確—避免「牧師時間」這種空泛的標題。
d. 教會內不同的單位要彼此協調。特別是讚美禮拜之類的
e. 主事者(核心同工)應清楚掌握每個聚會—避免聚會時間開始,還發生「我不知道耶,這個要問XXX」的狀況。
f. 核心同工在聯絡講員時,應與講員簡短分享本季主題、期待的內容重點、方向、形式等等。
g. 聚會流程重點應明確,「報告事項」之類的時間應愈短愈好。
h. 聚會時要準備的東西,都要事先預備。
i. 建立「資料庫」:姓名、專長、教會一覽表、神學院概覽、其他教會聚會表、圖書
七、結語:
唯有對信仰內涵清楚的人,才有辦法設計、安排有方向感、整體感的聚會內容。所以核心同工更應該要認真努力學習認識信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