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9日

從憂慮到盼望

各位親愛的朋友,
我父親的告別禮拜在今天已經圓滿完成。謝謝各位的關心代禱,在今天,最令我欣慰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告別禮拜中,沒有個人,只有上帝的榮美在其中,上帝的名被高舉。今天實在很疲累,諸多的感謝、感想,無法馬上完成。先貼上我今天在告別禮拜中的講稿。

從憂慮到盼望

彼得前書5:6-11
羅馬書15:13

各位親友、各位牧長、各位主內的弟兄姊妹,今日我們聚集在這裡,為故人,也是我的父親蔡良純先生舉行告別禮拜。基督教信仰相信,所有上帝所愛的子女,都會獲得永遠的生命,所以,基督教的告別儀式,不是為了已經逝去的人,因為他已經在上帝永恆的國度中了,基督教的喪禮乃是為了活人所辦的,在與故人告別的時候,我們要再一次來思想反省基督徒生命的問題。然而,在今天特別的場合中,一方面,我是喪家,另一方面,我也具備牧者的職分,受託在這裡宣講上帝的話語,來安慰憂傷痛苦的人。懇求上帝賜給我足夠的智慧與能力,使上帝的話語先在我身上動工、安慰我、感動我,然後讓我所傳揚的,能夠安慰所有親友的悲傷。

不論我們每一個人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努力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讓我們自己還有我們所關心的人,可以獲得更幸福的生活。「什麼是幸福?」在台灣我們生活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們,當我們的需求被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得到幸福。而「需求得到滿足」,其實就是一種「有」或「擁有」的感覺。例如,我們以前租房子,現在可以買房子,這種「擁有自己房子的感覺」,讓我們覺得幸福。不過,事實上如果我們可以仔細想一想,你就會發現到說為了滿足這種「擁有」的感覺,我們所買來的東西,很多都是多餘、不必要的。所以,這種靠著「擁有東西才能獲得幸福」的作法,不能夠真正滿足我們對幸福的渴望。

除了在物質方面,我們要「擁有」幸福。事實上,很多人在心靈的層面上也是想要得到幸福的滿足感。例如,有的人會去「做」什麼,來證明自己心靈的滿足。例如,進香、行善、作功德等等。或者,有的人會是「不作什麼」。例如,有的人不吃牛肉,有的人就吃素,希望藉著不作什麼,讓自己得到幸福、安全的感覺。

以上講的這些例子,簡單地來說,其實就是要靠著自己的力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基督教信仰是如何看待這一切呢?基督教信仰強調,人的幸福,必須要從上帝來的,才是真正的幸福。我們進一步要問,如果我們落在患難、憂傷、痛苦以及傷害之中時,我們要如何領受上帝的賜福呢?

使徒彼得在今天引用的經文開頭的地方(第六節、第七節)告訴我們這個方法就是:「自卑順服上帝」以及「將憂慮卸給上帝」。

什麼是「自卑」?其實中文聖經在這裡的表達不夠貼切,因為在中文中「自卑」往往代表著一個人個性上的弱點或對自我的否定。事實上,「謙卑」、「謙虛」這樣的表達可能要比「自卑」要好一點。不過,使徒彼得在這裡要表達的,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德行沒有一點關係。在新約聖經中,「謙卑」不只是「人和人相處的時候要謙卑」,更是指「對上帝謙卑」。「謙卑」,在台語聖經中有一個非常優美的表達,叫做「看無自己」。也就是人要先明白自己的有限。更進一步來說,就是指願意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唯有明白自己的有限的人,才有辦法認罪悔改;唯有認罪悔改,人才有辦法明白自己的有限。

當我們能夠明白自己的有限、自己的軟弱並且認罪悔改的時候,按照聖經的應許,你就是一個「新造的人」!使徒保羅這樣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各位弟兄姊妹,這是多麼美好的應許!

我們可以看見新的我和舊的我的差別:「原本舊的我,是不認識上帝、凡事都要靠自己」、「原本舊的我,是靠著自己的手緊抓著、緊抱著甚至是緊咬著我要的東西,才能讓我有安全感」,然而,當我們願意認罪悔改,我們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上帝要所有在基督裡新造的人,學習一件事情就是:放開原本用力握住的拳頭。因為彼得告訴我們,既然上帝的手是「大能」的手,我們人的手能夠勝過上帝的手嗎?那我們還緊握著自己的手作什麼?

從今天的經文,我們要指出,聖經並沒有說人不可以憂慮,聖經的重點在於告訴我們,「我們要知道如何處理憂慮」。使徒彼得告訴我們處理憂慮的方法是:「把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v.7)。什麼叫做「卸」給上帝?這裡的「卸」並不是隨便丟掉,眼不見為淨的意思。彼得是在描述說,原本我們每一個人穿了一件名叫「憂慮」的外衣,但是,因著我們在上帝面前謙卑順服,如今,我們可以把這件叫做「憂慮」的衣服給上帝穿上。這裡要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我們不是孤單無助的,只要我們願意,其實大能的上帝樂意為我們每一個人擔當我們的憂慮痛苦。

但是,如果還有人要堅持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意念要靠自己的力氣去處理憂慮,彼得警告,這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按照第八節,仇敵魔鬼攻擊人的理由,是因為人的憂慮。彼得形容仇敵魔鬼像是獅子,準備要去吃那些尚在憂慮的人。剛剛提到,憂慮的人面對上帝,要謙卑地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把一切的憂慮交託給上帝。那麼憂慮的人要如何面對自己呢?彼得告訴我們:要「謹守、警醒」,並且用「信心」抵擋仇敵魔鬼的攻擊。彼得勉勵「全世界信主的弟兄姊妹們也都在經歷同樣的苦難」。不過這樣的苦難必是短暫的,在苦難之後,「那位賞賜諸般恩典的上帝要重建每一個基督徒的生命、要堅定鞏固每一個基督徒的生命、要賜力量給每一個基督徒」,換句話說,基督徒的生命將要享受上帝所賜那永遠的榮耀。

親愛的弟兄姊妹,從今天的經文,我們得到一個重要的教導,人的一生,並不是,也不可能靠自己的想法來決定的。人的雙手頂多只能用在「買東西滿足自己」的層次上。生命的問題的解決,唯有在主耶穌基督裡面,才能夠真正的獲得最後的解答,就是,當人願意悔改接受主耶穌成為自己的救主,人在上帝面前願意放棄自己的驕傲自大,「那位賞賜諸般恩賜的上帝」必要賞賜諸般的恩典給那些在他面前謙卑悔改的人。

當我們再一次回顧故人蔡良純先生,也就是我父親的一生,實在不禁讓我們看見上帝的話語真是信實而且是大有能力的。

特別是他在人生最後六個月,上帝通過新莊台福教會牧師、弟兄姊妹在他身上所做的事奉,他作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就是他願意認罪悔改,再一次謙卑地回到天父上帝面前。其實六個月前的他,身上有太多讓他憂慮的事,他的事業失敗垮了,他的眼睛幾乎失明看不見,他有嚴重的腎臟病、肺臟病還有心臟病。更糟糕的是,他被這些煩惱憂慮病痛所折磨,完全沒有了求生的意志。郭牧師後來跟我分享,她說半年前第一次見到我父親的時候,她真是嚇了一大跳,她說他沒有見過這麼悲慘的人。

可是我卻看見再一次回到主耶穌懷抱的他,他願意把他一切的憂慮通通卸下給上帝、交託給主。此時,上帝奇妙的作為發生了,他的生命開始改變,他的生命有了盼望,他為上帝所為他預備的一切感恩。我在美國和他通電話的時候,他一直告訴我,他為上帝拯救他的生命而感恩。一個月前我最後一次和他見面的時候,他甚至告訴我,別的病人總是覺得去醫院洗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然而他卻為了每一次洗腎而感謝上帝,不僅如此,郭牧師和我分享說,過去半年新泰小組的聚會中,我父親總是不斷地說,他為能活每一天而感恩。因為他肺部的功能非常不好,我相信,他會甚至為了他還可以呼吸而感謝上帝。

人為什麼能夠在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對上帝感恩?就是能夠「謙卑來到上帝面前認罪悔改,把生命的主權重新還給耶穌基督作主」,就是「在上帝面前看無自己」。

我相信我父親生前最後半年所做的決定,讓天父上帝名得到高舉,讓人看見上帝的大能如此又真又活地藉著他的生命彰顯出來。如今,上帝不僅讓他真正完全地卸下世界上的憂慮,我相信我父親現在正與歷世歷代的聖徒同享上帝永遠的榮耀。這不僅是我父親所獨享的,這乃是上帝的應許,是所有願意跟隨他,把生命主權交給他成為他兒女的基督徒所要共享的。我想,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他真的享受到生命最甘甜的時刻,就是生命能夠與主基督親密的連結。

而這,正基督徒最大的盼望。的確,生命與主耶穌基督親密連結的人,在生命中所展現的最大特色就是「盼望」。

彼得說上帝是一位「賞賜諸般恩賜的上帝」,保羅則告訴我們,上帝是一位「大有盼望的上帝」。而且每一位相信上帝的人,每一位跟隨主耶穌的人,都可以領受這個從天上而來的盼望。但是盼望不是自己的慾望,不是按著自己的想法,盼望是上帝要賜給每一個悔改歸向主的基督徒擁有一個特別的眼睛,這個眼睛要「看見」那在將來的榮耀。

保羅在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上這樣說:「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因此,上帝要賞賜一切的喜樂平安給相信他的人,使一切信他的人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當生命有了盼望,就不會再憂慮明天要吃什麼穿什麼,有了盼望,我們就將將戰勝恐懼,有了盼望,我們就可以克服不安。從上帝來的盼望,就獲得新生命的記號,獲得從神而來的新生命,就是盼望的印記。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當我們聚集在此送別故人,我們不是單單在這裡「追思」、「懷念」,我相信上帝要用,而且也已經使用我父親的生命成為一個又真又活的見證,這個見證就是,凡是願意悔改歸向上帝的人,他的生命要得到新的開始,他必將見證並享受上帝的榮光。他的生命要卸下憂慮,走進盼望之中。這是何等大的祝福。我要這樣說,當我的父親領受主耶穌如此的祝福的時候,正是對我們每一個最大也是最美好的安慰,天父上帝接納父親,讓我們的悲傷、痛苦與傷害要得到醫治。所以我們不再需要流淚,我們不再需要哭泣,因為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可以領受這樣的祝福。既然如此,何不把握這個機會,把原本用力緊抓的手放開,在上帝的面前認罪悔改,承認自己的有限,那麼我們必會開始新的生命,領受上帝更大的祝福。願上帝的話安慰我們,幫助我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