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5日

恩膏比大小?

看了豬小草的一篇文章,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信仰反省經驗。不過,對於其中一個表達,我倒有不同觀點。

小草文中提到:

Hillsong United比Hillsong還要有恩膏。

這種教會常用的慣用語,我總覺得表達上乎容易讓人有所誤解與誤用。

周學信老師提醒的好:「聖靈的恩賜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更能夠認識賜下恩賜的那位」。換句話說,聖靈的工作也好,或聖靈的恩賜也好,其目的都是指向「更認識賜下恩賜的那位天父上帝」。

只是在信徒實際的信仰生活中,卻往往渴慕恩賜大於渴慕賜下恩賜的那位。我覺得這是信仰生活的危機。因為眼睛的焦點既然過度集中在「恩賜」上,那麼信徒在心中就會產生對恩膏比「大小」、比「神奇」、比「厲害」的心理。另外一方面許多特會的主辦單位,也有意無意在海報上打上「具有上帝特別恩膏」之類的詞句來暗示這個講員比較「厲害」。

因此許多弟兄姊妹參加特會的一個動機就變成「這個比較厲害,來去經驗看看」。所以如果特會沒有些「比較特別的恩賜」,號召力就不夠了。過去有個博士佈道大會,當開始的聲勢浩大財力雄厚,打出「出席送金十字架項鍊」的廣告。後來幾年必須靠長老教會動員支持,現在連長老教會也不太理他了。這位博士在特會中除了講道之外,沒有神奇的恩賜,既不醫病,也不趕鬼,更遑論當紅的「說預言」。

當信徒如此看待講員,而講員自己也不覺的時候,講員就從『「傳道」士』,變成了『傳「道士」』了。

當然,絕大多數的傳道人都不可能過度標榜自己的恩賜,畢竟人只是恩賜的器皿,器皿沒什麼好自誇的。

不過就有些害群之馬。在高雄,有個人很會用大毛筆寫「神愛世人」這四個字,他在台上叫會眾來買他的字畫,因為他說:「拿回去掛,看著我的字病可以得醫治」。離譜的是這個江湖術士竟是一群長老教會牧者在抬轎,動員教會信徒用遊覽車跟著他到處跑。不僅如此,這群長老教會牧師還辦了盛大的典禮為這傢伙「封立傳道」。這次我不說這些牧師很可惡了,我只想說可憐的信徒啊!

「A的恩膏比B的恩膏還來得大」這樣的表達,好像恩膏是A或B自己天生擁有的,或是靠自己賺來的,下次是不是改成「上帝加給A的恩膏比加給B的恩膏還來得大」會更好一點?(當然,我還是不滿意)

1 則留言:

yuli 提到...

非常感謝提醒
周學信老師提醒的好:「聖靈的恩賜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更能夠認識賜下恩賜的那位」
求神給我們分辨真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