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土地銀行總行,前身是日本勸業銀行,1933年新建了非常壯觀的總行建築。
原本大廳是個挑高的空間,
但是自從國民黨政府接收勸業銀行改設置土地銀行之後,陸續把原本的大廳空間加了夾層進去,破壞原本的挑高空間。
台灣博物館接收了土地銀行總行建築物之後,便以古蹟再造、古蹟再利用的理念重新賦予建築物新的生命。
原本一樓大廳的金庫,變成了土地銀行歷史文物室。
底下這扇銅牆鐵壁是金庫的大門。
這是不同時期的公文信封:
這是金庫內部的儲藏空間
還有金條耶
不過帶恩得來,重點是看大廳展示的恐龍:
這次的修復工程,按照展示中心的說明,是完全依照聯合國古蹟維修的原則來作,因此修補的部份不是仿作,必須要能夠使人區分出原作與修補之間的差異。因此牆壁上的浮雕,剝落、毀損之後新修補的部份,看起來是白色的,而原本的作品則是保留原有的鵝黃色,而不是全都刷白。
土地銀行自日治時代開始,都是負責土地融資的業務,因此和農業發展息息相關,也因為如此,牆上的浮雕,除了幾何圖形之外,稻穗也就變成一個重要的符號。
推薦你找個時間來看看。(門票才20元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