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

從「父後七日」到「為父七年」


昨天在家裡趁著午餐時間在MOD上看了父後七日。比起盧俊義牧師給予該片的負面的評語,我倒是蠻喜歡這部片的。很難想像,原來一篇四千字的短篇小說,可以改編成九十分鐘的電影。

其實,當影片開始播放,我就後悔了,因為眼睛一邊看著喪事進行,口裡一邊吃著麻辣鍋中的鴨血,其實是令人噁心的經驗。不過心裡想,既然錢都付了,不看也不行,就勉為其難地繼續吧。如同中國時報影評講的:

「《父後七日》從原著到電影,以一種知識分子隨時冷靜觀察又自我省視的態度,來面對失去至親時驚慌失措又故作壓抑的情感衝突,以及看似莫名其妙的民俗禮儀對於家屬奇妙的療癒作用。」
隨著情節的鋪陳,浮現在我腦海中的,並不是父親和我的關係,反而是我和兒子的關係。

點影裡其中一幕是父親騎著機車載著女兒阿梅回家:


父親把車停在路旁,拿出一顆「金肉粽」給阿梅當生日禮物,父女倆就在路旁度過了一個簡單的生日。

從這一幕說起吧........

我必須承認,我是從有了孩子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當個父親。甚至和佳韻比起來,我總覺得佳韻天生就是個母親,她總是知道應該怎樣對待孩子的情緒,她總是知道應該怎樣適當地回應孩子的期待。而我,真的是弩頓了。

兩三週前的某一天,我在恩得面前抓狂,其實,那之後我挫折極了。

晚上睡覺時佳韻問我:「你知道你為什麼那麼生氣嗎?」

「就恩得不乖啊!」我回答。

「銘偉,你再想想,你生氣,其實你在氣你自己」

「這怎麼說?」

「其實你在生氣你自己為什麼這麼無能,你已經這麼認真對他付出,而他為什麼沒有辦法完全按照你的期待來做,你不是氣他,你是在氣你自己。」

我被敲醒了,呵呵。為父七年之後,才開始學了第一課「如何當爸爸」--竟然是媽媽教爸爸如何當爸爸的!

孩子總是最敏感的,最直接的。

每天孩子放學回家急著找媽咪抱抱、晚上睡覺前堅持要睡在媽咪旁邊,我當然明白他在表達什麼。佳韻當然也敏感到我的感覺。不過很謝謝佳韻的提醒,原來我那種「嚴父」的形象,其實已經讓孩子在他心中豎立起防線了。

三天前恩得編了一套破綻百出的謊言來逃避背誦「弟子規」,我忍著不去拆穿。那天晚上我試著照佳韻的話,花了很多時間鼓勵他說出真話。原來,他不見得不喜歡背無聊的弟子規,但是他很害怕在我面前背誦,他覺得我很容易生氣,他不喜歡我生氣的時候和樣子。

第二天早上上學時天氣很冷,恩得坐在後座抱著我,然後說:
我喜歡坐在後座抱爸爸,因為這樣很溫暖。
當然,我也很溫暖。

為父七年,開始學習當父親。

2 則留言:

chunling 提到...

銘偉:我喜歡你的文章,也羨慕你與恩得、佳韻間的感情!不過,我實在覺得那部電影拍得真不好....

牧會中的小牧師 提到...

Chunling:謝謝誇獎,只是一個學習過程。的確,國片的題材都不錯,但是技巧真的還可以再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