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0日

何謂引用與抄襲?

按:有太多神學生對於什麼是「引用」,什麼是「抄襲」完全分不清。以為只要註明出處後就可以通抄。以下是我改寫自Turebian 格式手冊26版中的說明,文中的例子則為我另外選擇的書籍。

只要註明出處,歡迎使用。



認識「引用與抄襲」
  1. 前言:
    1. 正確地著錄引用資料和你的學術生涯至關重大,不可不甚。
    2. 按照學術倫理,當你引用別人的句子、表格、繪圖或統計資料等等時,必須要清楚地指出你所引用的內容,以及它們的出處,並且以標準的著錄格式呈現。
    3. 若你未如此做,便陷入了「抄襲」的風險中。這也包括你是「無心」的狀況在內。
    4. 簡單地說:只要你使讀者以為出自別人的想法、語句、資料是屬於你自己原作時,便是「抄襲」。除了「有意」、「無心」之外,以下幾種情況也是屬於抄襲:
      1. 你引用了別人的資料並著錄出處,在你的句子一字不漏的引用中,然而沒有使用短引文(使用引號)或者是長引文的標準格式。
      2. 你改寫了別人的表達,並用在你自己的句子中,也著錄了出處,但還是與原來的表達太相似,以致於就像是引文(短引文或長引文)的形式。這種情形往往發生在你逐字地改寫時最容易發生。
      3. 你用了別人的想法、概念、方法,卻沒有著錄出處。請記得,即使你著錄了引用出處,讀者還必須知道哪些文字是你自己原作,而哪些文字是引用別人的。以下是某作者的原文:

        現代教會這個轉變背後的理由是,對那些不瞭解深奧的基督教神學和詞彙是沒有吸引力的,所以避免使用基督教語言,可以使張三李四更樂意接觸教會。很多青少年事工都跟隨這樣的做法,將活動分為兩部分:分別服事基督徒學生和非基督徒學生。為非信徒學生而設的外展活動只是間接地與教會有關連—教會要求基督徒學生帶領未信主的朋友參加這些活動。然後,待那些非信徒成為信徒後,才開始門徒訓練。這個線性模式(佈道→歸信→作門徒)反映了現代主義好將事物做線性簡化。但是在後現代世界中,使人作門徒的過程,必須以更整全的方式進行,或者至少不那麼量化,並從更多不同方面進行。
      1. 當你討論作者的觀點時,你可能一樣會用到「後現代」這樣的表達,此時,你不用著錄出處,因為這種表達已經是一種普遍使用的詞語。然而,很明顯地,「非線性模式」這樣的概念是原作者原創、也是文章中重要的概念,所以當你用到「非線性模式」這樣的詞語時,就必須加引號並著錄出處。例如:

        現代教會傳福音,或是教會增長,傳統的作法是「佈道→歸信→作門徒」,也就是東尼‧瓊斯(Tony Jones)所說的「線性模式」。1

      2. 在後續的段落中,若再次提及「線性模式」這個詞語時,就不用再用引號與著錄出處。不過有的人可能會質疑說一篇文章中若充斥了引號,會不會使讀者(評閱者)誤以為作者基本學術訓練不足?比較起來,寧可讓人誤以為你訓練不足,也不要冒了「抄襲」的危險!
  2. 正確改寫的原則:
    1. 用你自己的話比原出處更加清楚直接地重現。
    2. 然而,讀者(評閱者)很可能在原出處找到相似或相同的表達,而認定你超越了「改寫」的界線,變成「抄襲」了。
    3. 以下的例子雖稍有改寫,但依舊屬於「抄襲」:

      現代很多教會避免使用基督教語言,這樣更可以使張三李四樂意接觸教會,例如將青少年活動分為兩部分:分別服事基督徒學生和非基督徒學生。為非信徒學生而設的外展活動只是間接地與教會有關連—教會要求基督徒學生帶領未信主的朋友參加這些活動。這種佈道→歸信→作門徒的過程,是一種典型的現代主義下的線性模式。

    4. 以下的例子則處於危險的灰色地帶:

      避免使用基督教語言是很多現代教會採取的策略,以便使張三李四樂意接觸教會,實際的作法常是把信主和未信主的青年分開,設立不同的活動。那些為了非信徒學生而設的活動,教會會要求基督徒學生帶領未信主的朋友參加。1

    5. 以下則是好的例子:

      在《後現代青少年事工》1一書中,東尼‧瓊斯(Tony Jones)觀察到在所謂「傳福音」的事情上,傳統教會是依循著這種「佈道→歸信→作門徒」的路徑。為了使這種「線性模式」有效地運作,許多教會在崇拜、聚會中不再使用艱澀的基督教神學語言,以吸引更多的未信者參與。甚至把已信主和未信主的學生區分出來,各有不同的活動。

    6. 除了引用別人的表達之外,引用別人創作的概念亦需著錄出處,此時有兩個遵守的原則:
      1. 這個概念和某個特定的人有關;
      2. 這個概念尚未成為該領域普遍的認知。例如,「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大腦不同的區域負責不同的功能」這樣的表達已經是心理學界的共識,或已經是「常識」,故不須加引號與著錄出處。
      3. 然而,「情感是理性抉擇時關鍵的影響因素」這樣的概念是較新的發現,也尚未得到心理學界一致的認可,因此,引用時必須要加上引號與著錄出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