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9日

青年事工的本質與目標(講稿)

church

註:本文是佳韻在永和教會青少年牧區同工退休會中發表

一個成功的球隊,不能單靠教練或某位超級明星球員的功勞,而是因為具備眾多條件或因素。可惜一般人僅著眼於教練及一兩位「偉大球員」,球隊一旦打敗,他們就成為代罪羔羊。

教會對青少年事工成敗的心態與上無異,常期望有偉大的明星球員(青少年牧者或輔導)挽救整個球隊(青少年事工),又希望有超級教練培訓一隊常勝球隊(同工群),吸引萬千球迷(青少年)。

馬鞍峰教會的青少年牧師Doug Fields,他有多年青少年事工及牧養經驗。他以九個「P」作為標題,提出青少年事工發展的九大成功要素。

1. Power of GodWHERE):屬靈領袖從上帝得力

健康的青少年事工要由健康的屬靈領袖帶動。教會需培養具備愛心、清心順服倚靠上帝的領袖。這些領袖的焦點是如何成為屬上帝或屬靈的僕人(person of God),而不單是如何為上帝工作(work of God)。我非常認同這項先決條件,因為任何事工,其領袖的屬靈狀況和生命素質,均直接影響事工取向。領袖是否全然信靠上帝,對青少年是否全然委身,能否以生命感染同工,能否善用屬靈能力而非靠一己努力,都是屬靈領袖的考驗。

既然屬靈領袖是這麼的重要,那反觀在我們的教會當中,有誰可以是一個青少年的屬靈領袖?是牧者、長輩或者可能是青少年的領袖?例如:對靈糧堂來說,周巽光可能就是青少年的屬靈領袖;對新店行道會來說,學生牧區的屬靈領袖可能就是張茂松牧師的兒子張光偉傳道夫婦(帥哥美女);對屏東和平長老教會而言,青年牧區的屬靈領袖就是葛兆昕牧師。如果沒有這樣的屬靈領袖,我們是否能夠來思考,要怎麼樣來栽培屬靈領袖?除了牧者、長輩之外,年輕人是否能夠接受這樣的挑戰?

當然有個提醒,屬靈領袖既然對整個青少年事工有著如此大的影響力,那麼這樣的領袖應該有怎樣的裝備、訓練,除了委身事奉之外,在聖經和神學上的裝備更顯得重要。

2. PurposeWHY):目標導向清晰使命

你認識或認同教會青少年事工的使命與目標嗎?你對教會青少年事工有何異象通常會有兩種答案:一是「不認識或是根本沒有」;二是「我們也在找尋中」有些傳統事工取向的教會,青少年事工每年循環的運作,其存在是回應傳統和組織多於回應上帝的心意和教會使命。

如何有效牧養新新人類,應採用什麼方法、模式、策略?這都是青少年牧者和禱告非常關注的課題,卻難有一套標準答案。但有一個更基本的課題,就是究竟我們的教會對牧養青少年事工有沒有清晰的使命、目標和方向,並共同的價值信念?使命和信念是事工的核心、源於聖經、忠於聖靈,不能妥協、不易改變。至於如何實踐、用何模式,則可按著不同教會、社區的特色和對象需要而設計,這涉及的是文化而不是真理。

例如我之前服事的教會,原本並沒有青少年牧區的成立,但是在主任牧者領受的異象當中,已開始從傳統的教會型態轉型成為與社區居民高接觸的教會。因此整體教會的目標—開啟社區接觸福音的門路,幫助未信者認識上帝。因此青年牧區配合教會,以幫助青少年認識上帝,開啟社區家庭、家長與教會建立關係為目標。從週末兒童營升上國中的學生、得勝者連結課程進入青年牧區的學生及加上教會信徒的子弟,四年下來,青年牧區的人數從七、八人,增長到三、四十人。未信青少年的比例從零增長到四分之三左右。

教會必須反省期望青少年事工要達到什麼目標,目標必須可量度和可達到,而非抽象的觀念或空談的口號。

3. Potential AudienceWHO):服事對象

教會要認識自身及所屬社區內青少年群體的特性與需要。因為邊緣的、在職的或在學的,各有不同需要,且教會要藉不同媒介接觸他們。因此,教會要考慮所負擔的是哪一群體,大可以考慮從最易接觸的對象群體著手。教會應先認定服事對象,深入瞭解對象需要,分析教會的資源如何滿足這些需要,再按次序構思具體行動策略。

人在青少年時期往往需要為自己尋找一個身份。他們如何找尋身份?就是透過模仿身邊的人。這解釋了青少年為什麼喜歡崇拜偶像。如果他們在教會找不到模仿對象,便索性模仿歌星、影星當偶像。教會接觸不到青少年,因為青少年找不到模仿事奉的對象。青少年大玩即時通、MSN、上網,尋找的都是這種高接觸,虛擬的真實。這都是因為他們找不到真人接觸,只好找虛擬的代替,追求高接觸的感覺。

潮流文化是言語、觀念、行為和生活方式的表現,經由大眾傳播媒介表達及推廣的文化產品,成為青少年互相認同學習的生活文化。潮流文化種類繁多,從電影、電視到流行雜誌,商家利用廣告推出層出不窮的流行玩意。由卡拉OK到跳舞機,由電子寵物和ICQ,商家用盡辦法讓青少年愛上這些流行的東西。而這些流行的玩意有共同的特徵,例如:容易「上手」或「上口」、容易獲得成就感、快感、天天新款、變化萬千(KTV、線上GAME)、官能刺激、虛幻自信(跳舞機)、身份象徵(手機)、反叛表達(抽煙)。

所以我們要問:流行是什麼?反映什麼?而流行文化的特徵是什麼?而是文化的表現又是什麼?在這些流行文化下的青少年,他們所面對的衝擊是什麼?

例如:有人形容時下的青少年是:平面人:只顧此刻、不求永恆;消費人:只求擁有、但求到手;空心人:物質富裕、心靈空虛。

當青少年面對流行文化、大眾媒體的衝擊,可以怎樣自己、如何抗衡?如果我們不用心瞭解時下青少年的文化,那麼,大眾傳播滿天向青少年灌輸傳遞的訊息,商家善於的包裝與促銷,都會令青少年容易效法這個世界,青少年的心早已被傳媒與流行文化搶奪了。

這是一場文化爭戰、屬靈爭戰,要奪回青少年的心。保羅勸勉我們當用諸般的智慧,勸誡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尤其青少年),完完全全地帶到上帝面前。

4. ProgramHOW):程序活動獨特設計

「為何我們的教會、聚會和活動不能吸引青少年留下?」從觀察中,發現青少年願意留在教會的原因,可用四個「F」來說明:

a. Friend

青少年渴望愛與被愛,渴望建立友情。若教會輔導是有情人,塑造一間有情的教會,滿足青少年感性需要,他們多樂於留下。

b. Fun

青少年喜歡參與有趣和創新的活動,從中啟發創意、體驗信仰。故近年青少年人數增長較快的教會,均設計活潑的青少年敬拜和多元化的青少年興趣小組活動。

c. Feel

青少年是頗為感性的,尤其在傳媒鼓吹個人感受為尚的風氣下,青少年參與教會聚會或活動,很重視跟教會的人在一起的感覺。如何營造溫暖、接納、關懷、輕鬆的「Feel」,是輔導的挑戰。

d. Faith

青少年對信仰感興趣,是因為能在生活中具體經驗與應用它,而不是因它向人灌輸傳統教義真理。若信仰能回應青少年所面對的掙扎,而輔導又能以過來人或朋友身份跟他們坦承分享,見證信仰,這就是他們渴求的活潑信仰。

因此,教會設計聚會活動時,應本著所定的事工使命目標,考慮如何最能有限接觸和吸引服事對象,不能本末倒置。設計推行活動所需的教材及信息,切忌一成不變,要勇於創新嘗試。

5. ProcessWHEN):邁向屬靈成熟歷程

教會不應像一般青少年聚集的場所,見人數增長就沾沾自喜。教會存在的使命,其一是大誡命,就是要盡心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其二是大使命,就是去傳福音使萬民作主門徒。因此,教會青少年事工的目標可以用歌羅西書一章二十八至二十九節做藍本,把青少年完完全全地帶到上帝面前,栽培他們由未信到成為信徒,由信徒到門徒,由門徒到領袖,具備屬靈果子(生命)與恩賜(事奉),繼續薪火相傳。教會領袖的挑戰,就是設計、構思栽培及領袖訓練,讓青少年信徒的靈命按部就班地成長。

有一位美國學者Duffy Robbins,他在從事青少年事工上是很有名的。他針對青少年事工提出一個漏斗觀念,這個觀念有五個階段:

階段一:招聚層次(初步接觸教會)

教會想發展青少年事工,招聚一群青少年。例如舉辦聚餐、下午茶

階段二:成長層次(願意參與跟靈性成長有關的聚會)

青少年願意參與教會,開始對靈性成長有興趣。

階段三:學習層次(主動渴望成長)

青少年有主動學習的慾望。例如查經之後,他會主動跟你說聖經的道理有深度。

階段四:發展層次(願意為別人的靈性成長負上責任)

青少年不只留意自己,還會開始關心別人的靈性。

階段五:規劃層次(能夠開始為個人的事奉定位)

跟你學習如何各人佈道,還會開始尋索自己的個人事奉,知道要為主做工,和定下人生的定位和計畫。

6. Planned ValuesWHAT):價值取向信念持守

這些深藏在我們心裡的價值信念,驅策和影響整體青少年事工的發展方向。價值信念正反映了我們重視什麼事工。事工領袖的性格可以殊異,但對事工的價值取向信念則要共同認定及持守,這需要眾人一起藉分享、交流而制定。例如馬鞍峰教會的共同價值信念是「關係」,認為在青少年事工中要人人珍而重之,因此先建立鞏固的關係(跟輔導、家長、年輕人),以致更能具體經驗彼此相愛,發揮見證。要培育「關係」,領袖就得流露接納、鼓勵、開放、參與、親切、微笑、赦免等素質,因為「關係」的價值信念不是紙上談兵,更是要活出來,叫眾人都分享和感染得到。那麼,若有青少年犯罪跌倒,有同工關係不合,我們都有共同價值信念去對待,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7. ParentsWHOM):少年家長服事夥伴

我過去在服事青少年的經驗當中,必定有家長同工的配合。因為家長積極參與,對青少年個人或屬靈成長極有幫助;而家長也需要學習如何與青少年子女相處溝通,在生活和屬靈層面引導子女成長,以致教會生活與家庭教導可以互相配合,家長與子女共同成長,建立以「家庭為本」的青少年事工。

服事青少年難,服事青少年家長更難。若教會能夠發展「家長為辦的青少年事工」,青少年、家長、教會三者都得益處。

例如:過去服事的經驗裡面,若要有效發展青少年事工,必須結合家庭事工、家長合作才能發揮功效。因為家庭與青少年的互動,家長對青少年的支持,直接影響青少年事工的發展。過去有許多社區的青少年來到牧區聚會、參與活動,…………

8. Participation Leaders:建立同工領袖培訓

教會青少年事工若只靠幾位輔導支撐,會顯得吃力不討好,實在需要有更多同工來延續和發展,不能單靠傳道人單打獨鬥,更需要不斷訓練青少年領袖承接使命。青少年事工日新月異,青少年需要委身服事,持續裝備更多同工,才能滿足禾場的需求。

9. Perseverance:持之以恆,自強不息

青少年事工是一項生命工程,長期爭戰。生命工程,需要用生命去建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