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9日

書評:Pauline Christology: An Exegetical-Theological Study. By Gordon D. Fee.


【按】感謝上主恩典,在繁忙的牧會生活中,竟然還可以寫出一點東西。以下書評刊登於「台灣神學論刊」34期,2012。


Pauline Christology: An Exegetical-Theological Study. By Gordon D. Fee. Peabody, Mass: Hendrickson, 2007. Pp. xxi + 707

對漢語神學界來說,新約學者Gordon D. Fee (中譯:戈登費伊)並不是個陌生的名字。近二十年來已經有不少華人牧者、學者直接受業於Fee。特別是Fee兩本關於解經方法的專書:《新約解經手冊》(New Testament Exegesis)和《讀經的藝術》( How to Read the Bible for All Its Worth: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the Bible)譯成中文出版之後,幾已成為各神學院新約解經課程的標準教科書。Fee一生的教學生涯幾乎都在新英格蘭的 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以及加拿大的Regent College度過,一般均將其歸入於福音派聖經學者陣營中,然值得注意的是,Fee所屬的信仰傳統卻是五旬宗的神召會。
讀者開始閱讀本書時,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即是鉅細靡遺的目錄、圖表、縮寫表以及參考書目,其中光是前言就長達二十五頁。Fee自述本書的寫作動機是因為在眾多新約基督論的討論中,尚未有專著出版,他的理想就是要補足這塊空缺。無怪乎有學者認為Fee這本研究保羅基督論的作品其成就可以和近代新約基督論研究幾本巨著等量齊觀:I. H. Marshall, The Origins of New Testament Christology; James D. G. Dunn, Christology in the Making: A New Testament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the Doctrine of the Incarnation 以及 Oscar Cullman, The Christ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Pauline Christology(保羅基督論)一書,延續Fee早期的保羅聖靈論研究專書God’s Empowering Presence1994)的寫作格式,將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經文分析(Analysis);第二部分為綜合討論(Synthesis)。在經文分析部分,相較於其他類似著作僅挑選部分經文解析,Fee乃分析保羅書信中所有與基督論相關的經文,值得注意的是,Fee分析保羅書信經文的順序,並非按照新約正典目錄的順序,而是按保羅書信成書先後順序依次進行,故始於帖撒羅尼迦前書,而終於教牧書信。
本書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在經文分析部分中在每一卷書結論之後,Fee都附上兩段附錄,第一段附錄系將該書卷中所有相關的希臘文新約經文整理表列,並將關鍵詞語、子句以粗黑體或加底線,以方便讀者索引。第二段附錄則是統計該書卷中與基督有關的頭銜(title)出現次數,並將每一次在經文中的詞性逐一整理表列。
在第二部分綜合討論的部份,Fee除了將先前經文分析的結果做一個整合之外,主要是以Larry HurtadoRichard Bauckham以及James Dunn三位曾出版過保羅基督論研究專書的學者進行對話,因此可以說第二部分是「神學研究」。如同本書的副標題所揭示的,本書不但是一個經文註解(Exegetical)的作品,也是一個整合性的神學(Theological)研究。
在經文分析(第一部分)之後,Fee認為保羅的基督論具有下列幾點特色:第一、Fee發現保羅對基督本性的理解,深受七十士譯本(LXX)影響,特別是保羅以七十士譯本對YHWH(雅威)的譯詞Kyrios來指稱基督。然而,Fee認為這並不是說基督被賦予YHWH的身分,保羅依然是一個絕對一神論者,只是對保羅而言,現在他已經認識到,獨一的上帝,乃是包括獨一的主耶穌基督,以及獨一的聖靈。在此基礎上,Fee認為保羅已經具備三一論的雛形;第二、Fee認為保羅同時有「先存」(pre-existence)和「道成肉身」(incarnation)這兩種形態的基督論;第三、Fee認為保羅並不和反對者爭辯他的基督論,因為他假設他自己和他的讀者對於基督的本質彼此均有相同的理解;第四、Fee注意到「向基督祈禱」和「對基督崇拜」在保羅基督論中有重要角色;第五、Fee認為雖然當代學者間對於十三卷保羅書信,是不是都由保羅所撰仍有爭議,但是Fee注意到這十三本書卷都具有高度相同的基督論;第六、Fee認為保羅書信屬於所謂的「高基督論」(high Christology),這意味着高基督論並不是如其他學者所述,是長時間發展之後的結果,相反地,在初代基督教發展初期,即是以「高基督論」的形式存在;第七、Fee認為保羅基督論中缺乏兩約之間智慧文學中那種將智慧擬人化的描述,亦即Fee反對部分學者主張的「智慧基督論」(Wisdom Christology)。
在綜合討論的部份,Fee認為保羅基督論可以歸納為五點:(1)基督,從上帝來的拯救者;(2)基督:先存與道成肉身的拯救者;(3)耶穌是第二亞當;(4)猶太的彌賽亞和上帝的兒子;(5)耶穌:猶太彌賽亞和高升的主。Fee主張當保羅使用「基督是上帝的兒子」這樣的表達時,其實是源於以色列是上帝的兒子、是上帝的長子(出4:22-23)這樣的概念。這樣的概念在被擄時期開始發展:以色列人盼望未來有一個王(彌賽亞)將要解救以色列。此外,Fee也認為「上帝的兒子」這個詞語反應了保羅所認識的耶穌是先存且具有神性的位格(參羅8:32)。
筆者相信在當代新約神學界中,短期之內大概很難再有類似Fee這本「保羅的基督論」這樣的專著問世。從內容來說,本書確實具有「百科全書」或「神學辭典」的份量。然本書體現作者Fee深厚的新約基礎訓練,關於原文字詞討論(希臘文、希伯來文)均註錄原文,不使用英語拼音或直接用英譯表達。因此熟悉原文(至少是希臘文)以及熟練地使用原文辭典是閱讀本書之前基本能力要求。相信本書本書是想要進一步研究新約基督論、保羅神學的學者、神學生來說的確是必備的一本參考書。

2012年8月25日

一切有主負責



「一切有主負責」 


        上個禮拜三下午,我跟著松年團契的同工、委員,一同前往林碧珍姊妹府上探訪。碧珍姊妹一個月前因為膽結石,前往醫院手術治療,日前才出院。碧珍姊妹的女兒跟我分享說,她母親在醫生診斷膽結石之後,一直猶豫要不要已手術治療。即使膽結石手術對外科醫生來說是個「入門刀」,但是對碧珍姊妹這樣的高齡患者,手術總是對身體是個負擔。

        就在猶豫不決中,碧珍姊妹一日早晨靈修時,讀到新眼光查經手冊中某一日的主題,她一翻開新眼光查經手冊,當日的主題「一切有主負責」這句話映入眼簾,碧珍姊妹當下明白這句話正是上主為她預備的應許。既然「一切有主負責」,她就沒甚麼好掛慮的,因此當下就決定接受開刀治療。開刀後,醫生還是安排碧珍姊妹住在加護病房一段時間,顯示這次的手術的確有其難度。但是我們的主是信實的,上主應許「一切有主負責」,就這樣,雖然碧珍姊妹經歷了身體的苦痛,但是上主親自伸手保護就讓她完成手術,並康復出院修養。

        當我們一行人進入碧珍姊妹府上時,她見到這麼多松年團契的兄姐前往探訪,激動地不斷流淚。我們都深知,這是她再一次經驗到通過弟兄姊妹彼此幫助、扶持的主的愛。在洪長老帶領大家一起吟唱「耶穌愛我」的詩歌,之後由我為碧珍姊妹身體康復禱告。

        在為她禱告的時候,碧珍姊妹的雙手有力地握住我,我相信這就是上帝負責、上帝醫治的確據。當下,我實在感動不已,碧珍姊妹對上主的信心,實在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她在信心上的實踐,實在是我這個資淺的傳道者所不及。她的手用力地握住我,似乎是給我鼓勵,是對我的牧養也是對我的肯定。我確信上帝的祝福與恩典,與碧珍姊妹同在,也與我們羅雅教會的弟兄姊妹同在。 聖經說「應當一無掛慮」(腓4:6),的確,當我們明白並確信「一切有主負責」的時候,其實我們是可以,也必須是「一無掛慮」。

        不僅如此,聖經也應許一無掛慮的人可以經驗到那「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這是多麼令人感動與受激勵的應許!不論你現在經歷甚麼樣的考驗,碧珍姊妹所經驗那「一切有主負責」的應許,也必將在我們的生命中再一次實現,讓我們去經驗到完全交託、信靠之後,所得到那「出人意外的平安」。

2012年8月17日

為你旁邊的空位禱告

「為你旁邊的空位禱告」是上個禮拜三張牧師帶領禱告會時,第一個提出來代禱的事項。我們深知,自己的角色最重要的職份與使命並不單是只為了促進教會聚會人數增加,「把每位弟兄姊妹帶到上帝面前,建立和上帝親密的關係,讓上帝塑造、改變我們的生命」才是我們念茲在茲的使命。

因此,我們相信教會禮拜三的禱告會並不只是一場「聚會」而已,那更是一場屬靈操練的場合。包括傳道在內,在禱告的事上還需要更多的操練。屬靈的功夫沒有捷徑,也沒有秘笈,就是謙卑順服在上帝的面前,讓上帝親自來操練我們,塑造我們而已。弟兄姊妹除了每天自己個人的靈修生活之外,和教會肢體一同禱告,也是實踐教會合一的的操練。

換句話說,禱告會不是為了聚會而聚會,禱告會乃是我們眾肢體謙卑來到上帝面前,享受心靈盛宴的一段時刻。在禱告之中,我們學習交託,在禱告之中,我們學習為教會需要代禱,在禱告之中,我們學習為肢體代禱,在禱告之中,我們學習聆聽、我們學習順服,特別是人生遇到逆境之時。

在過去四個月的禱告會中,我領受了三個感動:一、我們要建造我們的教會是喜愛讚美的教會。我們要用歌聲、用禱告來讚美我們的主,不論是順境或是逆境,我們都開口讚美;二、我們要建造我們的教會是喜愛禱告的教會。在禱告中我們建立和上帝親密的關係,在禱告中我們學習謙卑順服,在禱告中我們學習聆聽上帝的聲音。特別在禱告中我們一起經歷合一的靈在我們當中的工作。最後,我們要建立我們的教會是一間愛讀聖經的教會。聖經是上帝的話語,是基督徒生命力量的來源,也是我們智慧的指引。沒有上帝的話語,我們沒有任何的指引與幫助。

我相信學習讚美、學習禱告、學習讀聖經這將成為羅雅教會建造、再發展的重要基礎。房子要蓋得美,不是很困難,但是房子的基礎要穩固,就要花功夫了。屬靈的房子,就要下屬靈的功夫來穩固地基。

我現在卻要邀請各位弟兄姊妹,一起為了禱告會中你旁邊的空位禱告。不論那個空位可能是誰,我們都求主恩待,我們都求主祝福。我們更祈求上帝的靈在這當中動工,感動且激勵弟兄姊妹學習讚美、更愛凡事讚美;學習禱告,更愛時時禱告;學習讀聖經,更愛實踐上帝的話語。

衷心地邀請你,更歡迎你來參加禮拜三的禱告會。

2012年8月14日

你所讀的,你明白嗎?



禮拜六深夜與講章做最後煎熬的時候,我寫下一段文字以此自省:

『我讀的我明白嗎?

我寫的是我的明白嗎?

我寫的明白讀出來可以讓弟兄姊妹明白嗎?

弟兄姊妹的明白是我的明白嘛?

我的明白是真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