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politic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politic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1月27日

用選票來表達我們是不受綑綁的人

過去這兩三個月來,我在網路上的重心幾乎已經從臉書移到了Twitter上。

推特吸引我的地方之一是,在推特上可以看到許多中國海外民運人士或維權人士的消息。

愈是接觸中國海外民運或者是那些維權人士,我就更深地為台灣的民主而驕傲。我確信,民主雖不完美,但是民主是唯一能夠讓人成為人的制度。所以,當我說「我是台灣人」的時候,我沒有民族主義或國族主義的激情,我只是在表達:「我是活在台灣的『人』」。

讓人成為人,是基督教信仰核心的理念,也是耶穌基督在世上工作的重要使命之一。耶穌醫病、趕鬼的神蹟,就是要那些被邪惡力量折磨不成為人的人,從壓制、綑綁中解放出來,從而恢復人原來完整的形象,就是讓人成為人。

而我手中的選票,不是為了「捍衛XX」、「搶救XX」。選票,是我的意志的延伸,證明我是一個「人」。

而今晚的子彈,不僅穿過連勝文的臉頰,更嚴重威脅我們的民主制度:子彈,讓我們人不能成為人。

子彈不是民主之恥,而是人性之辱。我是一個領受上帝之靈的人,明天,我會用我的選票,來捍衛民主,表達我拒絕協惡勢力的意志。

我知道現在很晚了,可能沒什麼人看到(其實本來就沒什麼流量),但是如果你看到了,不管你的對象是誰,我請你不要因為這顆子彈改變了你去投票的決心。

因為,我們人要成為人。


延伸閱讀:


回歸理性與人的本心 - 寫在連勝文遭槍擊之後




用我們的心照亮台灣民主之路

2010年4月27日

台灣走向世界,再和世界走向中國

雖然主流的媒體一面倒的讚揚馬先生在雙英辯論中的表現,甚至以「韋小寶上身」來形容馬先生和以往不一樣的風格。不過我認為馬先生在這一場辯論中真正的貢獻,應該是重新凝聚藍營的向心力,換句話說,馬先生不見得打動綠營支持者的意象,但號召藍營支持者歸隊則是完全成功的!

特別是T台的實況轉播時,在終場休息的評論中,受邀的電視名嘴顯露出來的表情,看得出來,他們有一種「終於把一年多來的怨氣一吐為快」的那種快感。

不過,辯論過了兩天之後,有愈來愈多的專題報導開始批評馬先生的論點。甚至事後再讀一次雙方論述的逐字稿之後,才發現到有許多重要的論點被媒體給忽略了。

我覺得,蔡英文主席提出的「台灣走向世界,再和世界走向中國」是雙英辯論中,雙方最精彩的一個論點。甚至可能是近期以來攸關台灣國家發展最精彩的戰略思考。

當然,最可惜的就是蔡主席並未繼續深入闡述這個論題,實在可惜。但我相信如果這樣的論題繼續發展下去,甚至可能成為民進黨再一次執政時的國家戰略總目標時,我相信這會大大改變台灣的發展。拭目以待。

2009年11月15日

余克禮扯掉了國民黨的遮羞布

還記得發明「九二共識」的蘇起,
口口聲聲強調「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
然後強調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兩岸才能和解,
台灣國際地位才能談得開。


國民黨在野的時候,其領導人爭相赴中南海進香時,
「中華民國」這四個字未曾從連戰、吳伯雄之流口中講出,
到了這時,「九二共識」只剩下「一中」而無「各表」。


既然國民黨自己丟棄「各表」單擁「一中」,
中國的政治、軍事智囊也就毫不客氣地把國民黨的智囊逼到角落:





只是余克禮的可能沒想到他的一番話扯掉了國民黨的「各表」遮羞布,
我倒好奇,這塊掉在地上的遮羞布是蘇起自己撿起來,
還是余克禮自己撿起來再替國民黨圍上?

2009年8月4日

不是說平常人不多嗎?

看看當初市長是怎麼說的:資料來源


示範推行李 認為沒問題
「拜 託,媒體請挪出空間,讓市長可以進入」,郝龍斌昨天示範攜帶行李從捷運松山機場站搭車,他在幕僚、隨扈挪出足夠動線空間後,順利將行李放置在對向車門旁行 李架,還誇言未來松山機場除了與中國上海的虹橋機場直航外,還會與日本羽田,韓國首爾機場直航,提供更便捷的捷運服務。
記者詢問內湖線採中運量,車廂狹窄,一字型座位設計迫使旅客勢必都站在門口,帶著行李要擠上車都很困難,郝龍斌則說,平常搭捷運的人沒有像昨天採訪的記者這麼多人,強調市民應該都有很高素養,會懂得禮讓行李客。


看看郝市長的行李秀:




(按照底下的公告,看來郝市長的行李箱已經超大了)


再對照這幾天捷運公司偷偷貼出來的公告:

From Blogger Pictures

捷運公司倒打市長一巴掌。

2009年3月1日

記憶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記憶,
記憶代表了一個人的身份認同。

然而用暴力扭曲別人的記憶,或強迫別人放棄記憶,甚至是灌輸假的記憶,
都是惡劣的行徑。

但畢竟個人的記憶總是片段、總是主觀的,
在述說記憶的過程中,不免會牽涉到其他人的記憶,
我們應當尊重不同的人都有述說記憶的權力與權利,
然而,述說記憶者應當謹慎的是,
當以「謙卑」「謹慎」的態度來面對不同人的不同記憶。

當馬英九說他對是以「善意」來對待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時,
他似乎沒有警覺到他今日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他的責任、
都是他該做的而已。

馬英九沒想到他口中的「善意」對受難家屬是一種傷害。
也許這幾天他覺得自己很委屈,事情又不是他做的,
他已經道歉又道歉,一會被罵,一會被吐口水,
難道還不夠「善意」嗎?

是的,一點都不夠「善意」,
因為缺乏謙卑的「善意」從他的口中出來,成了一種高傲。

就像是一位政大的教授在華神二二八紀念專輯發表會中充滿「善意」的向「本省人」感恩說:

本省人無論是在日本殖民或是國民政府統治之下,雖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但大部分的本省人還是默默的「逆來順受」。「要認命」似乎也是本省人另一項的美德。在這樣的思想教育之下,國民政府才能順利、平和地延續到其政權。」。

原來台灣人當奴才,是美德?

近日造成轟動的舞台劇「寶島一村」,
是一部訴說「外省人記憶」的作品,
許多人在其中找到了集體記憶,而感動、落淚
民生報的報導

不過豆腐魚或者郭力昕的評論卻指出了,
走出了眷村的竹籬笆,卻遠離了更多台灣「人」的現實記憶,
對於作者的努力,我要表達敬佩,然而,在嘻哈中宣洩了情緒,
那還不如回頭看全民最大黨就好了。

參豆腐魚的文章 


 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記憶找到出口,
 但更願找到的出口真能夠解脫枷鎖得著解放,
謙卑,是找到記憶出口的鑰匙。

2009年1月20日

暴警的腳為什麼會開開的?

聲討李漢卿


今天傍晚要去士林接得得下課,
出了捷運站發現士林分局在捷運廣場舉辦警民同樂會之類的活動,
恰好看到暴警站在那裡,趕緊拿起相機拍照存證。
不知道是不是長羨仔的關係,
他老兄站著的時候,腳都開開的,
而且兩隻腳還分得很開。



暴警胸前滿滿的徽章是踐踏台灣人民尊嚴而得到的吧。

2008年12月12日

[轉載]統派媒體的雙重標準

統派媒體的雙重標準

這篇文章,是要寫給我有緣無緣的台灣鄉親。
各位鄉親啊,你可以從來沒喜歡過民進黨,你可以討厭阿扁,但是,你不可以讓台灣沒有是非啊!你不可以讓台灣失去公道啊!

一樣是政黨輪替執政,
綠營是歹命子不值錢,做對做好不會加分,沒犯錯時弄個假議題來玩玩,犯小錯時無限上綱,犯大錯時鋪天蓋地要乎你死,管他什麼人權正義。
藍營是框金又包銀,有事沒事包裝美化,犯小錯時淡化放水,犯大錯時會硬生生幫忙擋下,全力築起防火牆,維繫其政治生命。

如果馬英九是民進黨員,媒體一定樂不可支,因為有太多材料可以萬箭穿心釀成風暴:波士頓通訊、邱小妹人球、sars風暴、東星大樓、建成圓環、龍山寺地下 街、忠孝東路公車專用道、三中案、國發院土地案、東森小巨蛋案、魚翅富邦北銀合併案、北市醫聯合採購案、綠卡、自焚的老國民黨員、貓纜地基流失、颱風天游 泳、王永慶的萬言書、、、等等。

一樣是死忠的支持者,
阿扁有國務機要費案,挺扁就是挺貪腐,讓支持者抬不起頭,操弄切割。
宋楚瑜有興票案,挺宋就是不離不棄有情有義,拱他參加兩次大選。
馬英九有黨產和特別費案,挺馬就是給台灣一個希望。

一樣是集會發生流血衝突,
民進黨嗆陳圍城,是暴民、暴力黨、暴力小英。
按照統媒的角度,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緬甸紅番花事件,也是暴民。
國民黨兩次大選選後抗爭,衝突更激烈甚於嗆陳圍城,沒有媒體貼上暴民暴力黨的標籤,定調是作票造假、官逼民反。
紅衫軍倒扁紅潮,是正義之師、沛然不可擋。

一樣是民眾攻擊事件,
李登輝剛卸任時被退役上校潑紅墨水,是李登輝助長台獨撕裂族群,老兵看不過去,咎由自取。
胡自強參加陳雲林晚宴被吐口水,是綠營支持者沒水準、民主蒙羞。
蘇安生踹陳水扁和許世楷,是國慶大典貴賓。

一樣是用廣播號召群眾,
王定宇是公然聚眾滋事首謀,8天起訴。
紅衫軍用電台指揮群眾,是新聞自由、很單純的電台商業行為。

一樣是執行勤務有爭議,
紅衫軍時,倒扁婦女被憲兵摀嘴抬走,憲兵高層數人遭到懲處。
嗆陳圍城時,侵門踏戶的局長高升,打民眾的警察沒事,調派有軍人身份的替代役站第一線的下令者也不動如山。

一樣是社會各角落,
阿扁當家,頭條新聞天天是自殺、燒炭、車禍、溺水、卡奴、偷搶、吃餿水、逞兇的飆車族、共吃一碗麵的單親家庭、吃不起營養午餐的學童、破口大罵火車誤點的旅客、快要活不下去的百姓、凍死的遊民、滿街跑的流浪教師。
馬英九當家,媒體開始注重社會責任,卑微辛苦的小人物一夕之間全部不見了,祥和有禮的新聞多了,吃飯時不用配屍體和裸體。

一樣是法官的心證,
阿扁陳明文蘇治芬,可能會逃亡,上手銬羈押限制出境。
辜仲諒六案纏身,已經逃亡兩年,基於人道考量,不用羈押和限制出境。

一樣是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護,
綠營的是不認罪、無恥、毫無悔意。
藍營的是不計毀譽、捍衛自己的清白。

一樣是辦大案的檢察官,
許阿桂是忍者桂、不畏強權、司法女藍波。
陳瑞仁是司法英雄、有道德良知。
侯寬仁是法匠、十個版面的追殺。

一樣是企業的捐款,
捐給綠營的是賄款、髒錢。
捐給藍營的是政治獻金。

一樣是司法守則,
人人平等和法律無假期,是在辦綠營時說的。
無罪推論和偵查不公開,是在辦藍營時說的。

一樣是教育工作者,
莊國榮評論馬英九父親,是有辱師道、不應續聘。
同一學校的李桐豪呼籲全民槍殺陳水扁,是反應人民心聲。
劉兆玄在冷水坑夜會女主播,是討論國事、無損師道。

一樣是說了×這個字,
莊國榮是爆粗口、怎樣教小孩。
馬英九競選時說×得要死,是突破自我、貼近中南部選民。
競選文宣用趕羚羊和草枝擺,是創意。

一樣是說了人這個字,
白冰冰說謝長廷不是人,媒體說是可以理解的。
江霞說投藍藝人不是台灣人,媒體說是可惡,江霞的後果用膝蓋想就知道。
馬英九說會把原住民當人看,媒體說是口誤,不會把這句話炒得人人朗朗上口,高金素梅也沒有帶人來出草。

一樣是面對媒體不說話,
陳幸妤是結屎面、沒有家教、傲慢。
周美青是酷酷嫂、省話一姐、惜口如金。

一樣是說出對媒體的看法,
呂秀蓮認為大話新聞對她不友善,快,SNG立即連線。
林懷民認為聯合報不要那麼藍,唉,沒幾個人知道。

一樣是發表不同意見,
綠營的人卡粗魯,標題是嘲諷、痛批、砲轟、回嗆。
藍營的人卡高尚,標題是回應、表示、呼籲、語重心長。

一樣是誠信,
媒體用誠信兩字來掐王世堅,草螟弄雞公,不,是雞公弄草螟,弄得你不得不跳海。
媒體不會用誠信來掐馬英九,因為要掐的話掐不完。
李明博有夠倒楣,為了政見跳票要道歉兩次,還要撤換整個內閣。

一樣是罪不及妻孥,
三不五時去堵陳幸妤,最好是拍到她失控發飆的畫面。
前農委會主委蘇嘉全青菜一把5元的談話,去堵他身心障礙的岳母,讓他難堪。
雄雄想到就去堵李遠哲,問他後不後悔挺扁。
改朝換代後,媒體謹守本份,不會動不動就去堵官員的家人。
所以,不會因為毒奶風波去堵劉兆玄在食品工業研究所上班的老婆,也不會去堵周美青和馬唯中,問她們馬英九民調下滑的感覺。

一樣是丟雞蛋抗議,
北社要向陳雲林丟雞蛋,是強暴侮辱罪。
中日斷交時,馬英九丟中日本特使,是熱血青年、英勇愛國、表達嚴正立場。

一樣是白米詐彈客楊儒門,
因為抗議的對象是扁政府,所以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是為弱勢發聲的英雄,引起各界聲援。
如果楊儒門抗議的對象是馬政府,一定是危害公共安全的偏激份子,造成人心不安,引起各界撻伐。

一樣是八掌溪事件,
發生在綠營執政,無限上綱,中央級官員下台負責。
如果發生在藍營執政,媒體一定定調是地方層級的疏失,中央變成是震怒者和危機處理者。

一樣是黨內不同的聲音,
李登輝執政,把趙少康塑造成政治金童,來進行政治對抗。
阿扁執政,抓幾個人當棋子,塑造成開明改革青壯派,給他們很大的發言空間。
馬英九執政,壓制雜音,完全鞏固領導中心。

一樣是蓋棺論定,
偉大蔣公的功過是非,從以前到現在,討論了三、四十年。
王永慶曾振農過世,生前的事蹟,媒體報導洋洋灑灑,長達數日。
唯獨一人,不能擾他在天之靈。

一樣是颱風造成人財損失,
綠營執政,是人禍、官僚殺人。
藍營執政,是天災、全球氣候異常。

一樣是斷橋,
民進黨當家,高屏大橋斷橋,大罵民進黨。
國民黨當家,后豐大橋斷橋,還是大罵民進黨。

一樣是重大建設,
高鐵高捷雪隧,得不到祝福,一有狀況SNG馬上到。為了一片破玻璃,可以連線報導一整天。
北捷通車一延再延、貓纜地基流失,小case啦,不會變成風暴,更不用誰下台。

一樣是萬言書,命運大不同。
澄社給阿扁的萬言書,媒體如獲至寶,原文刊出再加特稿再加社論再加讀者投書。
王永慶給馬英九的萬言書,謝謝指教。

雙重標準,讓是非被扭曲。
雙重標準,讓見解被操弄。
雙重標準,讓情緒被撩撥。

各位鄉親啊,這樣的雙重標準,非國家之福啊!非人民之福啊!

台灣人真悲哀啊!
台灣人要覺醒啊!



轉載出處:朱立熙個人網站 

朱立熙對扁呂的批判:『我個人覺得,扁呂最大的問題,就是風神、愛現,還有「大嘴巴」。』
----------------------------------------------------
 嗯,好像不同意不行

 

2008年11月21日

穿不穿不牧師根本只是個假議題

        經由台神學弟告知,過去這兩個禮拜來台灣教會界為了「牧師可不可以穿牧師服上街頭」而引發了不小的波瀾。由於人在海外無法閱讀X談報電子檔,因此藉由莊信德助理教授的文章(一)文章(二)而略知一二。

        莊老師是政治神學的專才,他的文章好,文筆佳,已經為大家回答了許多疑問。不過,我關切的倒不是牧師可不可以穿牧師服上街頭,而是,為什麼 X談報會在這時間點上出這個專題呢?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兩個禮拜前正是陳雲林來台灣,「您先生」派遣數萬人次警察大軍在街頭實施戒嚴的時刻。當所有輿論的焦點集中在國家機器暴力侵犯人權之不當行為時(即使旺旺時報也承認警察執法過當), X談報在這個時刻丟出了這個議題,甚至以特大版面來作專題報導。表面上來看,這是個討論政教關係的專題,然而,這個專題在我看來只不過是移轉焦點的假議題。

       「牧師可不可以穿牧師服上街頭」這個命題的背後,其實已經同意了「牧師可以上街頭」的前提,唯一的差別是「穿不穿牧師服」。但問題是牧師穿不穿牧師服走街頭從來就不影響牧師的身份,主編怎麼可能沒這常識。好,退一步講,如果牧師不穿牧師服走街頭,那麼可以拿旗子嗎?

        再來一個問題是,「牧師可不可以穿牧師服上街頭」這個命題似乎泛指了一切政治上的抗議活動,但問題是,「議題」比較重要還是「穿衣服」比較重要?今天任何人可以在台北街頭高舉五星旗歡迎陳雲林而不會受到任何處罰,甚至受到警方高度保護的禮遇,難道不是十多年前一百多名牧師穿上牧師服走在台北街頭,向執政當局抗議許曹德、蔡有全言論叛亂的案子,爭取言論自由的成果嗎?

        換句話說,問題應該在於「牧師為了甚麼議題走上街頭」,而不是「牧師穿了甚麼衣服走上街頭」。但是主編又已經預設了「牧師可以走街頭」或是同意了「牧師有走街頭的權力」,而又把話題定焦在「穿衣服」時,可以預見的,強化讀者「長老教會和民進黨掛勾」之類的印象,這個目的早在主編設定議題時,已經呼之欲出了。


        當吳先生正義凜然地指責長老教會如何如何時,他應該回去翻翻歷史。當年部分國語教會的領導人,長期收取國民黨政府的秘密資助辦「福X報」「聖X與信X」這種專門以打擊長老教會為職志的刊物(有點像現在TVBS的2100,全年到頭只有打扁一個議題)。吳先生當然不必為這歷史的恩怨負責,但是,他該回首歷史,他們才是真正把政教關係經營到爐火純青的人,長老教會這些只會跑街頭的牧師,實在要差多了。

2008年11月13日

到底誰是「您」?


今天一大早看到這張照片,
讓我懷疑阿狗是「您」,還是阿斗是「您」?

2008年7月1日

基督徒可以買大樂透嗎?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新鮮,因為樂透、大樂透在台灣開賣已經六、七年了,

而在此之前,許多基督徒參加海外旅遊團不免到各地的「賭城」一遊,

很多人已經在問「基督徒可以參加『合法的』賭博嗎?」


事實上,賭博除罪化已經是世界各國的潮流,特別是在拼經濟的誘惑之下,

開放賭博已經成為政府部門拉抬經濟指數的重要方法。

鄰近台灣的澳門幾乎是以賭博為生,

而新加坡開放賭博後拉抬經濟表現也已成為台灣開放賭博的重要論點。


有趣的是,近年來談到開放賭博,已經不用「賭博」這字眼,而是用「博奕」來代替(奕,遊戲也),藉著這種字眼來美化賭博的本質。


這讓我想到前幾天台北縣的打虎縣長還提倡「第三代博奕事業」。(原來賭博還分代勒,不知道蹲在地上賭「十八拉」是第幾代?)


回到正題,基督徒可不可以買樂透?我想問題的本質不在於可不可以買,而在於,我們要問的是,從聖經來看,基督徒應有何種的工作、生活倫理?


從舊約以來,聖經揭彌的的工作倫理就是「人當用雙手賺取他的生活所需」。而賭博之所以刺激、好玩,乃是其結果寄託於一個不可知的「機率」之上,除非耍老千,不然賭博不會是努力工作而得到報酬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機率」可能是對我們的一大誘惑?從天上掉下幾千萬幾億元的獎金,太容易使我們陷入離棄上帝的誘惑當中了。寓言中的「守株待兔」故事不正說明了,人的眼目若放在那些虛無的事上,不僅會一無所獲,原本有的,也將荒蕪。


現在在教會中,對多數信徒而言,遵守十一奉獻已經是「高標準」的信仰規範,我們又能期待一個中高額獎金的人,如何能夠抗拒這誘惑。


在這個新聞故事中,當事人捐出一半獎金,甚至也願意繼續持守信仰,確實令人敬佩。


但是,會不會那位當事人妻子所說的「捐出全部獎金」才真是來自上帝的聲音?

小心詐騙集團猖獗!!


圖:詐騙集團首腦聚集密商

2007年12月28日

當打仔演員是不是傳道人的副業?








綠營三路出擊 道德面審判馬

不信上帝的政治人物把傳道人當作打擊政敵的工具,然後傳道人忘我地配合作秀演出。

我想起列王紀上二十二章23節:「......上主使你的先知對你說謊,而他已經命定你遭遇災禍。」

PS海報上那兩個大字不正是某人的寫照?

2007年12月15日

聆聽,因為我們都是上帝所愛的

今天讀到資深人權工作者林世昱先生的文章
針對那天樂青到台灣人權紀念園區開幕典禮抗議的事情,做了回應:

樂青們,你們願意傾聽,願意對話嗎,摑掌伯伯和他無數難友會受寵若驚的。

最後一段話,一語道盡台灣現狀的死結所在:說太多,聽太少。

每個人的故事都是最動「聽」的。精彩的故事不僅要能大聲講,講得痛快,更要能讓別人能來「聽」才會有意義,不是嗎?

新約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者初代教會最令人驚心動魄的一幕:聖靈像火焰一樣的舌頭落在眾人身上,所有在場的人都「講起別國的話來」。長久以來靈恩運動者把這段經文奉為圭臬,指稱聖靈充滿或說方言的重要性。

然而,聖靈讓人「講起別國的話」除了靈恩運動者所見之外,至少還有兩點我們可以思考:一、聖靈讓人能夠「講」,而且是用別人的語言講;二、聖靈讓人能夠「聽」,而且能夠聽懂別人的話。換句話說,聖靈在此賜下的,是「體貼別人的心」的恩賜。「願意說、能夠說」,「願意聽、能夠聽」建構了上帝新國度的基礎。我祈禱聖靈再次動工在當下的台灣,感動人「願意說、能夠說」也「願意聽、能夠聽」。

如果轉型正義,只是要來「爽」的,那請外省朋友繼續背負著重擔,那可能還要輕省些!

2007年3月9日

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四日那天發生了什麼事?

剛剛拿到1978年北大年會議事錄,關於總會人權宣言案,會中有過激烈的攻防,從連署人中,可看出某些端倪。

議事錄第十四條:臨時動議第一案

案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大會聲明案

說明:
(一)本大會竭誠擁護政府,在國際姑息逆流中堅持反共,維護宗教信仰自由國策。近年來我國在蔣院長經國先生領導下國泰民安、經濟產業之發展享譽全球。積極推動國家建設,力圖光復大陸國土,深足以感奮人心。因此我們赤誠擁護蔣院長經國先生競選第六任總統暨謝主席東閔先生競選副總統,繼續領導全民團結一致同舟共濟。解救大陸同胞共享民權及信仰自由,以期實現我中華民國革命建國之理想,並貢獻於世界和平。

(二)近年來總會極少數人士,屢次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名義發表所謂「聲明」、「呼籲」和「宣言」均是總會極少數人士之政治意見。其發表之程序,不合教會法規,不能代表教會全體之總意,應屬無效。因此,我們鄭重反對前述以整個教會名義所發表之所謂「聲明」、「呼籲」和「宣言」,並建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制止,今後不可以少數人之獨斷強作整個教會之總意,發出任何政治性「聲明」、「呼籲」和「宣言」危害國家,以及全世界之和平。

辦法:請北部大會議決聲明

提案人:
星中:陳溪圳、袁鄒富來、顏春安、鄭李秋蘭、鄭君芳、高聰聖、卓輝隆、王慶基、莊讚恩、黃保成、林天數、徐謙信、陳南卿、吳俊雄

北中:林徽熊、陳福信、梁文彬、王黎明、謝靈果、黃六點、李長裕、許憲宗、黃顯智、李鏡智、游仁榮

竹中:蔡逸士、陳清圳、林希平、邱信典、劉得信、林贊煜、劉榮宗

東中:陳瑞成、徐寶貝、江天順、江金定、李新定

議長提詢問眾議員此案是否准列為議案討論。議論良久後,顏春安舉議照原案准列為議案,王慶基助舉。王再興第一改議,將此案分開為兩案討論,李桂第一助改。賴俊明第二改議此案不必成案。另時全體議員起立贊成擁護蔣院長經國先生競選第六任總統暨謝主席東閔先生競選副總統。請議長祈禱及上電。胡茂生第二助改。贊成第二助改40名,贊成第一助改36名,贊成舉議41名。在場議員147名。均無過半數。此案本會不接納為議案。

第二十二條:臨時動議第二案
案由:議請北大會議上電擁護蔣院長、謝主席競選出任第六任總統、副總統領導全民光復大陸。

說明:電文如下:本大會竭誠擁護政府,在國際姑息逆流中堅持反共,維護宗教信仰自由國策。近年來我國在蔣院長經國先生領導下國泰民安、經濟產業之發展享譽全球。積極推動國家建設,力圖光復大陸國土,深足以感奮人心。因此我們赤誠擁護蔣院長經國先生競選第六任總統暨謝主席東閔先生競選副總統,繼續領導全民團結一致同舟共濟。解救大陸同胞共享民權及信仰自由,以期實現我中華民國革命建國之理想,並貢獻於世界和平。

提案人:
星中:顏春安、高聰聖、卓輝隆、莊讚恩、黃保成、許勝弘。

北中:謝慶榮、謝靈果、林文秀。

竹中:盧泰江、陳宏文、陳診亞

東中:陳瑞成、徐寶貝、潘克中、葉勝文、蔡斯馨

議長問眾議員此案是否准為議案來討論。陳溪圳舉議准為議案,顏春安助舉,贊成者84名,本會准。

第二十三條:顏春安舉議第二十二條議案照原案通過。謝慶榮助舉。胡茂生改議此案不必列為議案,只在北大會議中請議員起立表示擁護蔣院長謝主席競選出任第六任總統、副總統,並由議長領導議員為蔣院長謝主席及國家將來祈禱及上電。電文照議案說明之電文。王再興助改,贊成改議者78名,贊成者32名,大會接納改議。

第二十四條:眾議員起立鼓掌擁護蔣院長、謝主席競選出任第六任總統副總統。同時議長領眾議員為蔣院長謝主席及國家祈禱。

第二十五條:臨時動議第三案
案由:請北大聲明去年八月十六日以總會發表「人權宣言」危害教會及國家安全與本大會無涉。

提案人:
星中:顏春安、高聰聖、莊讚恩、黃保成、卓輝隆、鄭君芳、王慶基。

北中:謝慶榮、李鏡智

竹中:盧泰江、劉榮宗

東中:潘克中、蔡斯馨

議長提詢眾議員是否接納為議案。陳溪圳發言,本臨時動議已依法提出應接納列為議案討論。孫武夫發言此案本日下午(上堂)已討論無需要再提出。議論良久後因為與前議案不同,議長宣布認為此案是新議案請大會討論。

第二十七條:副議長詢問眾議員,臨時動議第三案是否准為議案討論。議論良久後,表決贊成者13名,不贊成者65名。在場議員139名,都沒有超過半數,本大會無接納此案為議案。

--------------------------------------------------------------


2006年12月29日

不義的政策,何來成就?

樂透五年 創造公益盈餘1140億

隨著台灣史上最高樂透開獎結束,台北富邦銀行宣布完成五年發行任務。根據北富銀統計,五年來累計的公益彩券盈餘總計一一四○億元,其中半數分配合各縣市社會福利團體,以台北縣、台北市與桃園縣等三縣市獲分配的公益盈餘最多。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512290021+0+0+095909+0,00.html

這兩天的報紙不斷地報導「公益」彩券的發行成就,特別是貢獻了多少稅收。但是我們都忘記,會因為「一券在守,希望無窮」而去買彩券的,絕大多數都是社會上中下階層的民眾,這些人可能都是長期固定每期一注兩注的「小額投資」。

而有較固定、較高收入上班族不會如此「長期投資」,頂多是頭獎多次摃龜後用湊熱鬧的心情跟著起鬨罷了。

所以過去這五年來公益彩券的盈餘一千多億,還有政府課稅所得的三百多億,可以說絕大部分都是來自窮人的口袋,公益彩券正是標準的「劫貧」政策。

而且許多縣市政府這五年來的狀況顯示,正常預算內的社會福利支出愈來愈少,然而依賴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收入的比重愈來愈高。甚至會挪用去貼補其他項目。

事實上,「劫貧」的政策不只公益彩券這項。十八趴的政策也是如此,有學者計算過,未來十年不到,每年國庫支出十八趴的經費將會超過綜合所得稅的收入,意思就是說,廣大勞工納的稅都還不夠養這些退休公務人員。國民黨昨天把十八趴的改革方案推翻,我看兩年之後選舉一到,民進黨只要到南部訴求十八趴,國民黨就倒了,台北市小贏的票還不足以彌補大輸的票。我看馬英九就等著黨主席做到退休了。